随着全民健身热情高涨,近年来,每到暑期,武汉市都启动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大批游泳场馆在规定的时段,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服务,极目新闻记者获悉,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设了游泳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
近日发布的《武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明确,将持续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育运动技能系列培训活动,全面推进小学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帮助青少年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技能。
该《实施计划》提出,到2025年,武汉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12分钟体育健身圈”更加完善,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保持在4名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100亿元,体育消费规模达到260亿元。
新建居住区要配建全民健身设施
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是促进全民健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实施计划》明确,武汉将进一步盘活城市空闲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加快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以“两江四岸”和“东湖绿心”为着力点,完善城市健身休闲运动带建设。在中心城区推广功能复合、立体开发的集约紧凑型健身设施发展模式,打造现代时尚的健身场景;在新城区利用自然资源和景区资源,建成一批健身步道、特色马拉松赛道、自行车道、房车汽车露营地,打造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和运动产业示范区,加快冰雪运动等项目普及推广,补齐冰球、冰壶、花样滑冰、棒垒球、自行车等短板空缺项目体育场地建设。
近年来,体育公园的建设成为热潮,结合滨水临山的城市地理特点,武汉提出推进“体育进公园”模式,支持“东湖绿心”国际体育垂钓中心和双湖桥水上体育公园建设,新(扩)建体育公园20个,复合利用公园绿地新建健身步道、各类球场、健身器材、儿童运动场等体育设施300处以上。同时,充分利用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地、厂房、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规划和配建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优化“12分钟体育健身圈”。
针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问题,《实施计划》明确提出,新建居住区按照“室内建筑面积人均不低于0.1平方米、室外用地面积人均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鼓励各区推进区级“一场两馆”或“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新(改)建社区(村)多功能运动场100个,加快实现社区健身设施夜间“点亮工程”。
努力申办更多国家队主场赛事
近年来,武汉成功承办一系列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了武汉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助推了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实施计划》透露,武汉将持续加大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综合性群众体育赛事带动作用,筹划举办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每年举办市区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开展社区趣味运动会。举办年度青少年运动会,着力打造以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和冰雪项目为主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嘉年华和校际联赛,推动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实施计划》提出,继续支持和引导武汉马拉松、7·16渡江节等品牌赛事向市场化、国际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大力引进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大众基础好、市场化程度高、国际影响力大的高端体育赛事落户武汉,创造条件申办更多国家队主场赛事。持续做大有地域特色的“长江杯”球类系列赛、“一区一品”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加快引进和培育山地户外、冰雪、水上、击剑、棒垒球、电子竞技、街舞、轮滑等新兴时尚运动赛事。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建设,完善区域赛事、顶级赛事联办机制,每年举办1—2项武汉城市圈赛事活动。
同时,推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参与健身,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突出问题的运动干预。组织开展老年人健身锻炼,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休闲项目,举办年度老年人运动会。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无障碍环境,推广残疾人康复体育项目,办好残疾人各类赛事活动。
每年培训5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实施计划》提出,为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将探索在有条件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布局国民体质监测站,建立12万人的市民体质监测健康档案,完成第六次全市全民体质监测工作。
同时,进一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普及推广健康理念、健身方法、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每年培训5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逐步实现每个社区(村)至少配备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志愿服务打卡”等形式拓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志愿服务绩效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开放,武汉将继续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可用于健身的场地设施。在学校等体育场地设施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育设施要符合开放条件。
在社会主体参与方面,《实施计划》指出,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购买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体育类服务事项,包括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健身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国民体质监测等。
推进小学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
近年来,每到暑期,武汉市都将启动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大批游泳场馆在规定的时段,为未成年人提供免费服务,暑期到游泳馆锻炼成为不少孩子们的“规定动作”。极目新闻记者获悉,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设了游泳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
《实施计划》提出,将持续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育运动技能系列培训活动,全面推进小学四年级开设游泳课程,帮助青少年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技能。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推动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会组织进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指导、培训和服务。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内比赛、周末组织校际联赛。
《实施计划》还明确,到2025年,培养500名左右运动康复师,在全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50个左右运动康复科室,建设5—8家运动康复专科医院。
随着全民健身热情高涨,体育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增强促进体旅融合方面,武汉市将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做强山水户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依托武汉丰富的户外体育赛事资源,发展体育赛事旅游,每年在新城区新增一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