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是第14个“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以“贴近群众、方便参与、丰富多彩、注重实效为原则”,目标是实现全地域覆盖、全项目设置、全龄化参与。
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将北京奥运会开幕日——8月8日设立为“全民健身日”以来,面向更广泛人群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主动健身、科学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
广泛,这是全民健身的第一个核心要素,更是不断推进体育强国事业的题中之义。今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 。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原本第二章“社会体育”章名修改为“全民健身”,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这是对于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不断发展的现实回应,更是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于公民体育健康权利的尊重与保护。
今年“全民健身日”期间,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和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湖北、广西等省(自治区)共同主办了“全国2022年‘全民健身日’主题示范活动”。全国各地也先后组织开展主题活动4000余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到现代化的都市,小到十里八乡的村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
让更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有处可去,有地可练,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共有397.14万个,较2020年增加了25.8万个,增幅为6.95%,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基础保证。
“全民健身日”期间免费开放体育场馆,让更多人走进专业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已成为每年“全民健身日”的固定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北京,包括国家奥体中心各场馆、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在内的多处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免费开放。国家奥体中心专门组织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7000余人次参与;在天津,天津市人民体育馆、天津市奥林匹克中心等80个场馆免费开放;在成都,共有114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开放,其中就包括即将举行大运会的场馆设施……
伴随着多种多样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普及,参与体育锻炼,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需要科学的引导。会健身、健好身正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追求。
在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当天,奥运冠军陈梦、徐梦桃等人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享受健康快乐体育生活。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达270万,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91人。在此基础上,日前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运动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推动运动项目发展、普及与推广,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除了提供高水平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更加智能化的健身方式也得到了民众的青睐。例如国家奥体中心建立了首家室外智能健身房,在今年的主题活动中举办了智能竞赛车“一公里骑行竞速”体验赛。首批使用智能竞赛车的健身爱好者们纷纷表示,智能健身器材功能完备、使用便捷,为健身提供了新选择,让锻炼增添了新鲜感。
从2008年盛夏划过夜空的绚烂烟火,到2022年立春时节点点飘落的晶莹雪花,“双奥”荣耀为北京乃至全中国不断注入新时代的体育激情。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让全民健身不止于‘全民健身日’,让更多的体育活动回馈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未来全民健身工作将继续有序健康开展,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