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大会超高清与体育融合创新论坛“圆桌对话”邀请四位行业大咖就超高清与体育传播融合创新展开头脑风暴。
整理|姜奥博
5月9日下午,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大会超高清与体育融合创新论坛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作为本次论坛的重磅活动,“圆桌对话”邀请到行业四位大咖对论坛话题继续展开讨论,贡献了一场有关超高清与体育传播融合创新的头脑风暴。
超高清大屏不仅再现了现场
而且超越了现场
李岭涛(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先,想问一下姜涛总,超高清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包含了很多技术元素,从你们的研究来看,它会给普通观众带来怎么样的体验感?
姜涛(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媒体融合总经理,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之前,我们和李院长的团队有一个联合的针对8K超高清体验的测试,我们选取了4个主要指标:品质力、冲击力、沉浸力和生理健康力。这4个指标分别代表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的全链路的体验、不同阶段的感受。通过我们的测试,在10分的量表中,这4个指标都是在8分以上。这说明超高清这样一个介质对大家感受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情绪沉浸度、感受之后的心理舒适感都是非常高的。
另外,在我们的测评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94.4%的受访者都反馈通过这样一个超高清的介质来感受细节,包括音效、摄感等内容甚至比现场的感受还要好。所以超高清大屏这个介质不仅是再现了现场,而且还超越了现场的感受。这是我们当时的主要发现。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发现,裸眼3D是通过超高清介质所感受到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
体育高清视频需求量大
科技冬奥内涵外延丰富
李岭涛:刘总,你们公司的业务里提出“大众体育赛事传播”,这个概念与传统的体育赛事传播有什么区别?
刘波(深圳市秀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正和岛广东岛邻机构执行秘书长,EMBA国际联盟联席秘书长):这几年通过一些技术研究,我们发现在现代的社会场馆,广大的体育爱好者对高清视频、对体育各方面的运动展示需求很大。我们针对于此,做了一套特别适合社会场馆的产品。
首先,社会场馆一定是低成本的,而且易部署,最好是少维护甚至是免维护。但是大众赛事的直播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讲,我们看用户可能现在愿意参与进去,而不是简单的你播我看。我们针对很多AR技术、边缘计算,把这一部分搬到用户的手上,这就是我们的设计和想法。
李岭涛:我提出一个概念:赛事转播是分级转播,比如说大的重大赛事,像奥运会、世界杯,我们用5G、8K去转播。但是一般的比如说我们今天的论坛,我们也进行直播,就没有必要用那么高端的转播,可以分一个级:最高的可以广播级,其次是专业级,再就是民用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想问问任世鹏主管,您到冬奥组委一直管科技的协调工作,从您掌握的情况来看,冬奥组委的科技工作有哪些特点?
任世鹏(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转播协调处主管):其实我们国家的大型活动都离不开科技,我们国家每次都会利用这种大型活动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提到科技冬奥,有两个方面:一是广义的科技冬奥,二是狭义的科技冬奥。广义的科技冬奥。只要与冬季项目相关的,我们都称为科技冬奥。狭义的科技冬奥。它的全名应该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这个专项是由科技部设立的,与北京冬奥组委、科技部一起发起的,其目的就是利用冬奥会这个契机,推广中国的科技解决方案。
大家关注奥运会、冬奥会,奥运会是一个体育赛事,体育和超高清是要结合起来的,其实每次奥运对转播和技术都是一个难得的契机。通过1936年柏林的奥运会首次出现了电视转播,这是人类转播史上的一个重大节点。1964年,东京奥运会利用卫星进行传输,出现了彩色的电视转播,一下奠定了日本在转播领域的领先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的团队联合IOC成立了BOB公司,这个意义就更重大了,2008年开创了电视的高清时代。我们也希望借助2022年冬奥会,使2022年成为超高清的元年。
我负责推动的科技冬奥的相关项目,简单与大家分享两条:一是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技冬奥行动,推动中国的技术应用。二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张院长讲的云转播公司,这个项目我们是全程参与的。还包括我们与国际合作伙伴英特尔、北大一起合作的自由视角360度。
还有8K、VR,我们还探索自动媒体跟踪识别,前面华为的何总也讲到我们用面部识别技术在转播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识别,其实实现起来是很难的。利用面部识别可能稍微简单一点,但是在奥运会里有一个隐私保护,所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采用面部识别。所以我们与北京理工大学、OBS一起合作,现在正在探索一个自动跟踪识别项目,通过运动员身上的各种标志、标识、姿态对运动员进行识别跟踪和分析,实现后期的转播应用。我们也是希望与产业链上的所有厂家一起努力,把中国的技术推向全世界。
高清设备普及意愿高
未来发展空间大
李岭涛:从世鹏主管的介绍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对科技冬奥是非常重视的,把它作为一个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科技盛会。刚才,姜总说到通过研究知道一些用户的需求了,经过CTR的研究,现在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是什么样的?
姜涛:因为CTR是市场研究公司,前段时间我们有一个大样本的调查,在这个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8%的被访者对超高清视频内容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其中有59%已经实际接触或者使用过超高清。在不同的渠道比例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通过互联网的比例高一点,56%。通过电视是50%,通过电影介质来接触超高清的是39%。
另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了4K超高清频道,通过央视索福瑞收视率监测,发现用户的触达达到27%,累计观众规模超过3.5亿。另外,通过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在未来三五年有购买超高清设备意愿的达到67%。
所以通过我们得到的一手数据,不仅发现现有的用户普及、认知已经非常广泛。另外,在未来增长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想这也是超高清未来快速发展,从用户层面、需求层面有强大推动力的一个佐证。
李岭涛:听了姜总的介绍,我想搞超高清研发的我们更有信心了,我们再回到刘总的工作领域,您刚才说了大众赛事的体育传播,我也提了我的观点:赛事的分级转播。从你们来说,要实现一个新的转播方向,你们有什么办法实现?
刘波:从模式讲,我们尽量与社会场馆做联合运营。从传播方面,主要借助5G新时代,以前的视频传播可能还不流畅或者效果不好,但是现在5G的时代来了,我们怎么能够把现代这种个性化的视频与用户打通,什么时候我一打完比赛就能轻易地拿到这些我想要的视频?
这些技术目前都是现成的,我们只是把这个应用做好,甚至能够拿游戏化手段制作出来的视频传播到想要的人手上,这就很广泛了,我想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体育运动的发展都更加有意义。科技都是为生活服务的,体育活动是大众的一部分,这也就让我们觉得自己更精彩了。
冬奥转播中的科技亮点
李岭涛:我感觉直播的民用化市场应该挺广阔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将来用户自己就能够进行操作、进行赛事转播,画面构成与专业相差不是很大。所以我提出一个概念:转播的轻量级、设备的轻量级,成本降下来,每个人家里都可以买一套。世鹏主管,近代的几次奥运会每次都会推动一项或者多项技术的推广,就这次冬奥会来说,您觉得在电视转播方面将会有哪些科技亮点?
任世鹏:本届冬奥会基本上在7个大项、15个小项里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些创新应用。首先,本届第一届全高清的冬奥会,全是4K+HDR的。本次冬奥会首次提供8K的公共信号,这项工作将会由NHK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起来完成,这应该是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事。
另外,给大家讲点大家看电视时能看得见的东西,比如说在高山滑雪的项目中,滑雪运动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时速能达到100公里。如果是用摄像师拍摄,当然有经验的摄像师照样拍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与OBS一起探索利用自动拍摄来完成。
另外,冰雪项目在我国不太普及,观众对冰雪项目的理解可能也并不深,比赛过程中,比如说冰壶什么的大家看得多的能看懂,有些雪车雪橇项目,运动员滑出这个轨迹,大家也不知道他的技术掌控得好不好,在比赛过程中,这一届还会引用AI技术,两个雪车的运动员滑过来,我们会同时添加一个理想轨迹和他进行对比,大家一看,如果他滑成这样就最好了。
还比如说自由式滑雪的过程中,会实时显示运动员的高度、姿态、所做的运动名称、难度系数等。在越野滑雪的过程中,我们还计划在运动员身上安装追踪芯片,这可能也会给大家一个很好的体验。同时,360度VR这些在赛事中都能看到。
李岭涛:国际奥委会现在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怎么能吸引年轻人。我想咱们北京冬奥会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增加了这么多的科技亮点,应该是吸引年轻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除了对科技产业的推动以外,现在年轻人大部分是技术控,对新技术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任世鹏:奥运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黏合度可能在本届奥运会上也会有改善,因为本届奥运会还推出了内容+的服务,主要就是针对网上,以流媒体的形式向社交媒体进行推送,可能也会请一些网络红人进行直播,这也是奥运会的一个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