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一直以来不被重视,尤其是到了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们难得上一节体育课,课表成了摆设。虽然每位老师都喊着为学生好,但是天天学习,孩子的压力过大,即使有了好成绩,孩子的健康也不能保证。
为了孩子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要求各个学校不得占用体育课,小学一周要求三节。但这样还不够吧,专家认为不足以体现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于是提出将体育纳入中考项目。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体育老师也不“生病”了,但是家长似乎更焦虑了。
正如音乐、美术一样,原本是为孩子放松,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科目变成了应试科目,重视程度变了,但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原本提出体育考核主要是为了让学校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也是为了改变体育课老被占的现状,出发点是好的,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但是但考核真正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却开始焦虑了。
任何一门课,只要不考试,血学生们学起来都是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老师上课也会如家长所期待的那样,注意和孩子们互动,注意课堂的趣味性,甚至孩子出一些小问题,这一科的老师也会很有耐心地教育孩子。
但是一旦要考试,尤其是在孩子小升初或者中高考中占据一定地位时,每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都不可能真正轻松应对,孩子害怕考试,不想写作业,考试科目的授课老师也大多严厉,不敢犯错误;老师更着急,要考试就涉及到各种评比,即使和职称工资无关,也会把各班成绩放在一起比较,考差了丢面子,还要被家长追责,被校长谈话;家长更着急,孩子不知道学习不好对以后有什么影响,但是家长却十分清楚,他们怕自己现在对孩子松懈了,以后孩子只能成为平庸的人,失去很多选择机会,没有人敢用孩子的未来打赌。
体育也不例外,虽然这一科目考试形式不同语数英这些,更多考查的是孩子的实际情况,不需死记硬背。但是孩子毕竟很难达到各方面都优秀,有的孩子体育原本就好,有的孩子就是跑不快、跳不远、肺活量也不行,他们擅长的就不是这些方面,但是如果不花时间去提高所谓的“短板”,他们就可能被淘汰。
强制要求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不占用体育课,是帮助了孩子,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身体,但是把体育课纳入中考考核项目,无疑是给他们多增加了一门学科。
为了不让孩子落后,家长们还会选择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培训体育项目,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孩子的课余压力,还让他们更加焦虑,原本的好处似乎也被弱化了。
“一起考教师”旗下的“教师生活杂谈”,与百万教师一起谈教育、聊生活,立志为教师提供行业资讯和交流功能,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