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农民体育工作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体育健康管理理念日益被广大农村居民接受,但农村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导致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我省近几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以年均13%左右的速度增长,体育产业日益壮大。同时在乡村体育方面加大投入,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已达92%,农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建设体育强省的目标要求相比,我省地域间、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体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其中农村特色体育产业存在总体规模不大、配套扶持政策没跟上、体育消费动能不足等一系列 “疑难杂症”,亟待加快农村体育建设、协调城乡体育产业发展。
——立足内需,开发多元化本土体育资源。
体育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与文化、产业和健康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应充分利用我省农村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多元化、多层次体育产业。
我省一些农村地区拥有独具文化价值和竞争力的优良体育环境资源、丰富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比如苗族的射弩、脚踢架,侗族的斗鸡、滚烂泥,回族的打木球、赶老牛等等。对于民俗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村落,我们应认清其特殊性与价值,谨慎选择在原址上“拆旧建新”、一味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做法,鼓励乡村建设在传承中创新,强化村庄建筑风貌规划管控,让优良的农村体育环境资源和外来体育资源实现“地方性”融合。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引导,使体育健身文化、科学健身知识等深入居民心中,通过常态化举办体育活动激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既提升居民身体健康水平,又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应注重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体育资源特色,突出休闲旅游、健康运动特征,助推建立多元化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协作,培育一批服务农村体育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引进和培育体育人才是加快农村体育建设的重要一环。通常而言,农村当地体育爱好者视野有限,难以将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及优势融入当地特色体育发展,而外来体育人才对农村风俗传统又不甚了解。因此加强协作、促进体育人才“乡土性”融合是破解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是强化农村体育组织与企事业单位协作。农村体育组织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组织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并对村民参与度较高的项目进行创新性优化,使更多青年一辈参与其中;二是强化农村体育组织与高校协作。农村体育组织者可借此系统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习机会,有助于促进当地特色体育项目科学发展、走得出去。
——大力发展农村地区体育服务业,刺激消费促发展。
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表演与设计服务、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等产业。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系列报告,2018年末我国体育服务业资产总计1568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的49.8%。农村体育消费潜力很大,发展体育服务业、增加体育有效供给,可有效提升农村体育消费需求。
体育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服务业主导产业,是市场消费需求的主要来源。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发展体育健身休闲运动和竞赛表演业,加强足球、冰雪、水上、航空、山地户外等健身休闲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基于此,我省农村地区可利用优良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具有本地民俗特色的体育休闲和竞赛表演项目,比如建设漂流、游泳、健身等体育项目,组织爬山、攀岩等体育赛事,在有效提升当地体育消费需求的同时,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锻炼,通过提升体育服务业主导产业的供给质量,助力农村地区体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