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体育行业颇受冲击。在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未来体育产业和体育营销将何去何从?20多位来自主管部门、体育公司、投资机构、体育协会和运动品牌的嘉宾,5日齐聚2020体育大生意年度峰会,在线上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峰会由体育大生意主办,延续过去“主旨演讲+圆桌论坛”的经典模式。六位嘉宾以主旨演讲形式,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阐述了对产业的独到见解;在主题论坛环节,则分别聚焦于“共同抗疫”、“大赛营销”、“电子竞技”三大关键词。同时,峰会还揭晓了2020第七届体育大生意年度评选16大奖项的得主。
体育大生意创始人李涛展望2021年产业前景时表示,这一年将注定为2020年的很多“欠账”埋单。“一是体育竞赛表演业档期饱和,2021年将成为大赛最密集的非典型体育大年;二是体育培训行业悲欣交集;三是体育人才的流失;四是体育营销短视化问题加剧。想要填补这些“欠账”,需要足够的智慧、多赢的统筹举措和高效的执行力。”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结合“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对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进行分析。体育大生意 供图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在“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体育产业细分赛道大有可为”演讲中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一个五年,体育产业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在2035年实现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目标。
他认为,结合“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几个细分领域值得关注:一、竞赛表演产业大有可为;二、智能体育产业前景广阔;三、体育金融业在未来的应用会更加频繁且多样化;四、广泛开展“体育+”工程,重点推动体医养融合、体旅融合、体教融合;五、充分利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的机遇,创新便捷的体育消费方式引导广大民众扩大体育消费。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则强调了在形势大变化时代危中有机的特点。在题为“在变局中育先机开新局”的演讲中,鲍明晓乐观地表示,虽然疫情重创了体育产业,但展望“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前景依旧光明,支撑体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底层逻辑不变,新格局孕育新动能、新机遇、新空间。
鲍明晓认为,“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仍大有可为。体育大生意 供图
在他看来,有八大底层逻辑让体育产业在“十四五”时期大有可为: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产业;二、体育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幸福产业,增长空间巨大;三、中国居民体育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四、体教融合的机遇;五、体医融合的机遇;六、体旅文商融合发展的机遇;七、提升和优化运动消费场景;八、推动体育数字化、智能化。
本次线上峰会还揭晓了2020第七届体育大生意年度评选16大奖项的得主。其中李宁、易建联获评年度体育产业人物;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获评最佳体育商业赛事;“我爱女排”、“王猛”和“马拉松助手”获评最佳体育自媒体。(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