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十三五”期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发布,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健康厦门”建设大会,对体育工作空前重视。随着密集政策利好发布,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愿望空前旺盛,厦门体育发展迎来“最好的时代”。
厦门在里约奥运会创造史上最好成绩、成为2023亚洲杯举办城市之一、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这五年,厦门体育是气势高昂的。
同时,打造一批全民参与的精品赛事、引入一批喜闻乐见的高端赛事、建设一批群众看得见用得着的场馆设施……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扎实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和消费需求。这五年,厦门体育是埋头实干的。
将厦门人体育生活连接到线上平台、打造首个无人值守健身房、在全国率先举办线上运动会……这五年,厦门体育无疑是锐意创新的。
在“最好的时代”,借势而为加速奔跑!本报今日用“一图读懂”的形式,为您详细道来厦门体育高能的五年。
改革创新
坚持管办分离 发挥市场作用
“十三五”期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厦门市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7项配套政策,为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我市体育部门转变职能,从“办”向“管”转变,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向社会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机制,进一步激发办赛活力,探索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的“体育+”新模式。厦门每年举办的30多场大型赛事中,80%以上由社会力量主办。同时,社会办运动队机制初步形成,高尔夫、小轮车等项目交由企业组队代表我市参加各项大赛。
统筹协调
坚持多措并举 推动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市体育部门坚持多措并举,整合资源,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在全民健身方面,市体育局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市级、区级以及学校的大型体育设施,初步建成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积极举办全民健身季等赛事活动,每年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超千场,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硬件及软件基础。同时,拥抱互联网+时代,以建立厦门智慧体育服务平台“Ai运动”为抓手,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体育服务。
在竞技体育方面,注重培育青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品牌项目教练引进培养及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注重体教融合,创建后备人才基地校,探索 “市队校办” “市队区办”“人才基地”。
在体育产业方面,注重繁荣竞赛表演业,引入一批观赏性强的国际知名赛事;拓展体育制造业,厦门体育总部经济初具规模,体育制造业居龙头地位;提升体育服务业,在环岛路、环东海域浪漫线,观音山、五缘湾分别形成陆上、水上运动休闲区。
绿色健康
坚持以人为本 助力全民健康
创新开展“体医融合示范社区”试点工作,为慢性病群众开具“运动处方”,探索形成“政府监管-居民参与-科学运动-医疗监督”模式;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和科学健身大讲堂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利用全媒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市体育局还不断将环保公益理念引入赛事,厦门马拉松赛建立了红绿蓝三色公益体系,2019年获评全球“绿色环保奖”。
开放合作
坚持交流互助 促进共同提高
国际体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加强同国际奥委会、国际田联、亚足联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密切与希腊马拉松市、荷兰祖特梅尔市、韩国平泽、木浦、马来西亚槟城等城市体育交流。对台体育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厦门“对台体育合作与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海峡两岸品牌赛事,海峡杯帆船赛和厦金海峡横渡活动已成为两岸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活动。
发展共享
发展服务于民 坚持成果共享
在全省率先推行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梳理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117所学校,分四年逐步开放。同时,通过实施小型场地普惠工程、闲置边角地配建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等一系列措施,将更多的体育场地设施面向市民开放。此外,市体育局还与临夏州、新疆吉木萨尔县等地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将先进的办赛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介绍给他们,对其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开展多层次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