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列队训练。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在我们学校当一名体育老师是幸福的,和主学科老师受到一样的重视。”南京市力学小学金地自在城分校校长秦金和说,“现在体育的绩效考核与主学科差不多,有些老师不理解,体育课没有作业没有考试,绩效考核怎么这么高?其实,一来体育除了课时多,其他的活动和比赛也非常多;二来我们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前面的‘1’没有了,‘0’再多也没有意义。现在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学教导主任李鹏看来,体育课就是一个学校的“门面”和“招牌”。“体育是最能展现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课程,所以我们对体育课抓得非常紧;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视,包括奖励、评优每年都有名额给到体育老师。”李鹏说。
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的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列队训练。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在上海,体育老师同样越来越“吃香”。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体育局等六部门今年联合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育工作管理办法》,要求上海小学一到三年级落实每周4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学校在2020年底前覆盖至四到五年级。体育课时越来越多,体育老师也就自然成了“香饽饽”,甚至出现了体育师资缺口的问题。
来自上海市政协体育界的一份联合提案显示,上海目前中小学在校学生约130万人,体育老师共1万多名,师生比约1:130。按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一个体育老师最多带2至3个班,最合适的师生比为1:100,上海中小学需要1.2万至1.3万名体育老师,缺口比例约20%。
如何弥补这一缺口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陆小聪认为,要扩大体育老师招聘范围。“体育人才尤其是运动员,都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但因入职入编门槛高,一些专业人才没法到学校做体育老师。”陆小聪说,“可以考虑每年招募一批退役的专业运动员,让他们进入师范院校深造转型,进而补充体育老师队伍。”
在河北省霸州市,小学生们暑假期间参加当地足球夏令营,在专业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足球基础知识。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体育老师成为“香饽饽”,除了因为体育课时的保障与增加所带来的“利好”,另一方面因为体育老师正变得越来越专业,授课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前体育课比较随意,动不动就是自由活动,让孩子们跑跑跳跳、踢个球就行,但现在‘放羊式’的体育课已被杜绝了。”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校长季海东对记者说,“现在体育课很规范,从热身到教学都有明确要求。我们学校给体育老师都有规划,比如九年下来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体育目标,不同学段学习哪些不同的体育技能等。”
“我以前觉得体育老师就是陪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玩耍,等自己当上体育老师后,才发现体育老师的工作和我学生时代的认知有很大不同。”临沂市临沭县蛟龙镇后里完小老师庄秀秀说,“体育老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是‘人类健美的塑造师’。体育老师要改变陈旧观念,不仅要关心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如今的体育老师要学会多维评价。”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在广西来宾市,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对体教融合越来越重视,会组织体育老师参加一些培训活动和远程教育学习。“现在学校体育设施完善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我们体育老师也要与时俱进,平时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来宾市第六中学体育老师张献智说。
体育老师成为“香饽饽”,除了以上因素,还因为体育老师正不断走入社会,成为社区居民锻炼健身的好老师、好帮手,实现了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破圈”。
围绕“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全社会越来越提倡体育融入生活、融入家庭、融入社区。在上海杨浦区,上海体育学院的专业老师在疫情期间走出校门、走进社区,任职“社区健康师”,为居民提供体质测试、健身指导、运动处方等一站式服务,迅速成为“网红”。
“家长相比以往更加重视孩子的健康,特别是暑假,都想给孩子报班;社区老人也非常需要健身锻炼的科学指导。”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学院院长王红英说,“‘社区健康师’就是针对市民的这一需求,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设,既有针对社区家庭亲子活动的指导课,也有针对老年人的锻炼和康复指导课。”目前,“社区健康师”项目已进驻杨浦12个街道的社区党群服务站,全方位指导居民怎么吃、怎么练、怎么防、怎么调,达到运动让身心更健康的目的。
体育,不仅帮助每个人练就好的体魄,还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既是“塑型”,也是“铸魂”。“一肩双挑”的体育老师,这岗位能“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