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多元突破让竞技体育彰显温州力量

   2020-09-02 4690
导读

新体校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成果系列报道之三☉商报记者 徐家琪三年前,温州成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全国试点,肩负起了为全国体

            

 

新体校
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成果系列报道之三

 

 

☉商报记者 徐家琪

三年前,温州成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全国试点,肩负起了为全国体育改革提供浙江方案和温州样本的重任。而在竞技体育领域,温州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让竞技体育走出“象牙塔”,实现了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高效衔接,也让温州竞技体育出现了双赢、共赢、多赢的局面。

竞技体育走出少体校

以前,我市有八家公办少体校,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有的竞技体育基层人才都从这里起步。而现在,我市精英运动员的起点已扩展到公办少体校的院墙之外。雅加达亚运会上,参赛的10名温籍运动员中有4名是社会力量培养输送的,并获得2金2银的佳绩。

作为全国的游泳之乡,游泳一直是温州竞技体育的一张“金名片”,前有吕志武,现有“仰泳一哥”徐嘉余,虽然游泳项目在本地也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但以前市级训练点就只有温州体校,在训人数只有200余人。

而试点落地以来,我市体育局按地区布点,采取向民办俱乐部或全日制普通小学授予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方式,满足家长就近训练、不影响学业的普遍要求,大大拓宽了选材面。

为此,市体育局在全市规划布局了9个由社会力量兴办的游泳训练基地,在训人数增加到2000余人,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就近参加游泳训练,夯实了项目发展基础。

而在体操项目上,我市率先尝试了类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做法。体校拿出体操房,供温州心桥学前教育集团开办少儿体操俱乐部。这桩合作在当时引起争议,但如今已成佳话:原来人才几乎断档的温州体操一跃成为在省运会上的拳头项目,江钰源、贾芳芳、罗欢、黎琪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赛场。而除了培养出众多冠军选手外,我市体育部门还打破地区壁垒,实现体育人才尽其用,逐步放宽限制,允许人才跨区域流动。近年来,心桥俱乐部为省队输送了两百多名优秀苗子,另有15名跨地区交流到省外。

此外,全国青年运动会、全国U系列青少年体育竞赛、浙江省青少年体育竞赛也随着体育试点落地而逐步改革赛制,允许社会体育训练机构组队参赛,增强了社会力量培养体育人才的积极性。

教练员北上培训“借东风”

去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的阶梯教室内,我市77名一线教练员结束了为期4天的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十几人来自我市社会力量的竞训体育俱乐部。他们此次能够成行,得益于温州市体育局与北京体育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在温州设立社会力量办体育人才培训基地。

据悉,作为大规模组织教练员,而且还涉及社会力量等多家竞训机构,这样的培训模式在我市还是头一次。双方商定,针对各类教练员的集中培训每年将举办两次,一次在北京,一次在温州。

作为温州与北体大签约的重要内容,双方将合作设立社会力量办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包括各类社会机构从事竞技体育的各类体育人才培养。此外,双方还将围绕社会力量办体育,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广社会力量办体育成功经验、成人教育函授教学等共5个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近年来,为打破以往单纯依靠各级体校的路径依赖,我市体育部门通过公私合办、民办公助、民间独资、体教结合等各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后备竞技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温州模式。体育部门通过定标准、供场地、授牌子、派教练、给奖补等途径,择优确定153家社会体育训练机构作为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涉及22个训练项目,在训人数5890人,占全市在训总人数的66%。

可以说,社会力量已成为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部门的不定期培训,再到依托北体大专业师资的固定培训,让社会力量竞训机构的教练员在走上岗位以后继续拥有“充电”的机会。

此外,我市体育部门还为社会俱乐部走出的竞技人才争取登上更大舞台的可能性。通过合作,好苗子可以在高考前进入北体大青训体系,让来自民间俱乐部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到全国最好的业务培训和训练。据悉,温州市空手道、跆拳道等社会化程度高且与北体大设项对口的竞技项目有望先行先试。

政策扶持助力社会力量办竞训

虽然我市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起步较早,但对于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机构、从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还比较缺乏,支持力度不大,制约了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发展。

试点以来,我市体育部门积极在社会力量办训练机构上寻求突破,在《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要支持社会力量开设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机构,在训练场馆建设和租赁、后备人才基地认定、体育人才引进、退役运动员安置、运动员选材招生输送、教练员队伍建设、赛事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

为此,市体育、财政、人社、教育部门联合出台《温州市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扶持暂行办法》《温州市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星级认定办法》等政策,助力社会力量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机构的发展。

在奖励上,市本级设立每年500万元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奖补资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赋予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教练员与体校等事业单位在职教练员同等权益,支持体校等事业单位在职教练员到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兼职,其兼职或在职创办体训机构取得的成绩作为职称评聘、考核评先依据。在运动员等级认定、参赛选拔、成绩奖励、培养输送等方面,实行一视同仁政策。

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一批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发展壮大起来。如吕志武游泳俱乐部由“社会企业+退役运动员+体育部门”合办,成为首个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介绍经验的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凯易路马术俱乐部组建了全省首支马术队;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创造了我国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心桥模式”。

借助社会力量,我市也涌现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包括蹦床世界冠军贾芳芳、体操亚运冠军罗欢、国家队足球运动员张玉宁、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世界冠军丁立人、中国象棋世界冠军蒋川、羽毛球世青赛冠军林贵辅等人。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571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