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国大中小学都正常开学,体教融合将再成焦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艺 摄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本期特邀嘉宾
社会体育文化学者 金 汕
西安体育学院体教授 罗普磷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身体强健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方中小学陆续复课,校园体育、体教融合成了热词,《人民日报》也连续大篇幅报道。如今,9月全国大中小学将正常开学,体教融合将再成焦点。体教融合,是要体育融进教育中,那么体教融合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听听社会体育文化学者金汕、西安体育学院教授罗普磷怎么说。
体教到底是个啥
白志标:体教融合可以说是个新词,由此前的体教结合转化而来。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这是把体育融合进教育中。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对于这个概念貌似全社会都犯了认识上的一个错误,认为体育和教育属于两个范畴,所谓融合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而不少学术文章中也称,体教融合其根本意义在于,改变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封闭状态,是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甚至有文章认为,“体教融合”是我国体育和教育界深化“体教结合”工作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观念,是我国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模式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金汕: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这个提法的变化就体现出观念的更新。我们看看“体育”这个词汇的来源,英语叫Physical education,字面意思就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就是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而且“体育”这个词传入我国时,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教育过程,与国际上“体育”的范畴是一致的。只是后来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体育的内涵扩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体育与运动,后者则指身体教育这个体育初意。而现在针对校园说的体教融合,我想更多还是侧重身体教育,而并非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所以这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当今我们的教育相当于把自己的体育内容弱化乃至忽略了,现在迫切需要加强和恢复。
罗普磷:无论是“体教结合”、还是“体教融合”,现在这个说法事实上并不单纯地指学校体育,还包含了我们专业运动与学校体育的结合。我认为,体教融合的概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就是学校体育的加强,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被弱化、忽视是不争的事实,“体育强国家强”的核心是强调全体国民的身体能力、运动能力强,而不单指专业运动员的金牌拿得更多,这就需要从娃娃开始重视体育,这是教育体系自身需要加强的工作;第二是专业运动人员方面的体教融合,即专业运动人才在体育和教育之间流动渠道畅通。我们的体育体系不同于美国,后者的学校尤其是大学本就承担着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功能,而我们的学校则这样的功能非常弱,要加强就得有专业运动人才流入,同时体育系统专业运动员在知识、文化教育方面整体相对不足,另外一些运动员退役读书、转行教练等也需要教育广开门路。
体教应该咋融合
金汕:我前面也说了,体教融合的本质是体育回源,即回到教育的本源,所以关键在教育体系对体育的态度。升学压力、独生子女宠爱、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片面等,造成体育成了教育内容里的“多余”。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学校里体育分量减轻,孩子们体育教育的任务落到家长身上,这两年各种针对青少年的体育培训爆发也算是顺应了家长需求。出现这种情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系统担心学生因体育而受伤被家长责难、担责任,也确实有家长这么做,于是形成恶性循环,而家庭体育教育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无法系统性和持久性,因此要做好体教融合需要两方面努力,一是家长心态要调整,给学校减负;二是教育系统要承担起学生们的体育教育责任,要正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正常问题,不能回避和“甩锅”。
罗普磷:体教融合确实是对我们现行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一种改变,本来是很正常的教育内容,因为外界因素导致体育在教育中被边缘化,这几年中央也多次强调体教融合的重要性,教育系统也重视,我们也看到很多运动项目列入考试内容,体育被淡化的情形有所改变,但还不够,显然现在教育系统对体育所谓的重视是被动重视,缺乏主动性、系统性,要想真正做到融合还需要这方面加强,做到更科学,消除家长们的担心。而在运动专业人才通道打开方面,体育和教育部门都需要更开放,学校培养的优秀运动人才能顺利进到专业队、参加专业比赛,而体育系统的专业运动员能轻松进到学校获得提升。
白志标:也就是说,是我们把体育片面化了,过分强调了其运动性、专业性,反而忽略了其本源。在体育问题上我们要反思“初心”是什么。我认为,体教融合其实很简单,体育只要回归了本源,无论是教育还是体育部门都能“不忘初心”,承担本应承担的责任,以更开放的姿态、本着服务民生的原则,体教融合就会实现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