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及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推出《2020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访谈》栏目,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为广大网友提供权威、科学、准确的健身科普信息。
2020年8月4号 17:00-18:00,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邀请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正珍进行视频访谈,在线科普疫情防控常态下如何科学健身。
专家简介
吴尊友,男,流行病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从事传染病防控30多年。2003年参加“非典”首都保卫战。从2020年1月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连续200多天投入疫情防控。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名人堂”。
王正珍,女,博士,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运动医学会Fellow、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副主委、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科学健身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常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和中宣部于2016年联合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健身运动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的运动场所从室外转向了室内、从健身房转向了自家客厅,运动方式也都有了变化和调整。“但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只要能够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完成足够的运动量,就能获得科学健身带来的好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王正珍在采访中表示。同时,专家也提出了室内外运动的注意事项,如室内空间有限,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距离的跑跳,可以选择原地走;八段锦等中国传统运动或者动感单车、跑步机等运动方式。但要注意个人运动量的承受度。
加强科学健身意识的同时,个人的防护工作也不能掉以轻心。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家要增强个人体质,保证足够的运动量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同时不能忘记做好个人防护,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防护措施。”
获得科学健身的益处在于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那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不同年龄的人群有哪些比较适合的运动方式呢?室内运动和室外运动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欢迎收看本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