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地的石景山老山场馆群改造迎来新进展。记者昨日从石景山区获悉,老山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已完成改造,旱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改造项目已进场施工,预计明年5月竣工使用。改造完成后,这三处场地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唯一的旱雪训练基地,并作为北京冬奥会训练场地,服务于运动员在非雪季的训练。
昨日,石景山老山场馆群工作人员展示一种叫“金针菇”的旱雪材料。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现场
5公里越野滑雪场运动员已入驻训练
记者了解到,2018年8月,“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在老山场馆群正式成立后,两项改造建设工程陆续开展。其中,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地改造项目位于老山城市郊野公园内,曾是公路自行车训练道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山地自行车比赛场地也在其中。
昨日下午,记者在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地看到,场地位于老山城市郊野公园内西侧,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数十位国家集训队运动员脚踏滑轮、手拿雪杖,正在进行滑轮训练。
跨界跨项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教练张永东告诉记者,在此训练的都是从不同项目中挑选出的体能较好的队员,将共同备战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比赛。夏季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和力量训练,储备能力、技术等,标准的训练场地包含平路、上坡、下坡,各占三分之一,对爬坡的高度也有要求。这处场地改造前,队伍只能在陕西延安、河北承德围场等地开展夏季训练。
冬奥雪上项目筹备办公室工程师黄峰介绍,改造中,原有路面重新铺上了沥青,调整了部分路面的坡度,使之更加贴近实战场地。同时,将原有向社会开放的道路进行部分封闭,安装隔离护栏,使运动员和社会人员互不干扰,提升了训练效率。“场地隔离了外来车辆,保证了训练安全。还有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体能馆、游泳馆等,运动员训练很方便。”张永东说。
针对冬奥会后两个改造项目的场地利用,黄峰表示,冬奥会后,石景山区将围绕三处冬季项目训练场地,打造以冬季项目为主题的冰雪特色体验城区,向市民介绍和开放。
■ 揭秘
旱雪大跳台将铺“金针菇”材料模拟真雪
旱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地项目是由2008年奥运会小轮车比赛场地改造而成的,项目已于9月12日正式开始施工,预计明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
黄峰介绍,旱雪大跳台将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建设,长140米、宽31米,垂直落差达到44米,主要用于非雪季运动员的训练使用。建成后,将与首钢大跳台遥相呼应,成为京西冰雪体育运动地标性建筑。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地长122米、宽58米、高27米,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拟设置三个训练道,供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使用。
“原小轮车比赛场馆的电梯高22米,未来还将抬高22米,建成平台,旱雪大跳台的训练道将从平台上往北延伸落到停车场地面。同时,平台也将与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地相连。”黄峰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处场地将铺设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金针菇”旱雪毯。记者看到,这张旱雪毯由无数形如金针菇的白色小立柱组成,触感类似塑料,富有弹性。黄峰介绍,常见的旱雪毯材料有“刷式”、“梳式”等,这种材料由国内团队自主研发,目前已在国内外多处旱雪训练场地使用。“最初是运动员向我们推荐的,模拟出真雪的触感,适合他们训练。”
配套
地铁冬奥支线已正式进场施工
记者从石景山区了解到,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在城市基础建设和环境建设方面,专108路“冬奥专线”已于2017年开通,S1 线石厂站至金安桥站区间、M6线西延分别于2017年底、2018年底开通运营,M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已正式进场施工,长安街西延石景山段道路完工,新首钢大桥今年8月贯通。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地铁S1线金苹区间、M6线西延苹果园站、M11线西段(冬奥支线)等轨道交通建设,建成古城南街等城市主干路。此外,石景山区正整治提升冬奥组委周边环境,规划建设新安公园等一批融入冬奥元素的精品公园。
市政设施方面,石景山220kV、石龙220kV、群明110kV输变电工程先后开工,预计年内完工。石景山水厂进场施工,预计2020年底竣工。
石景山区全民冰雪运动也正广泛开展。2017年5月,石景山区政府与启迪冰雪合作项目——市民冰雪体育中心试运营,中心共有2块标准冰场、2道冰壶场。随着社会力量的积极加入,爱上雪旱雪体验中心、启迪香山冰场等冰雪设施先后于2018年、2019年落地并对公众开放,石景山区已形成“八冰两雪”(“八冰”指首钢4块冰、启迪4块冰,“两雪”指爱上雪旱雪体验中心、老山5公里越野滑雪场)的冰雪场地设施格局。
随着年底滑雪大跳台、明年老山跳台滑雪训练场地的建成以及位于长安街沿线的石景山区体育中心改扩建工程的推进,石景山区的冰雪场地设施将日益丰富。
新京报记者 周依 协作记者 李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