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励保险入局体育产业,体育保险可挖掘空间大
政策鼓励保险入局体育产业
《行动计划》指出,行动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观念显著提升,体育消费习惯逐步养成,体育消费设施更加完善,体育消费环境更加优化,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政策更加健全。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上升,体育消费结构更为合理。
该计划提示,要健全体育消费政策体系。其中,特别强调要积极培育体育保险市场。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产品。积极推动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相关责任保险发展。加强体育保险的宣传,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购买相关体育类保险。
随着体育消费的日趋升级,体育产业也迎来了黄金时代,越来越受到监管层的关注。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再到近日的《行动计划》,体育消费和“体育+”系列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有专家认为,体育是“慢产业”,需要精细化的资源配置能力,成熟的体育产业背后需要保险业来为其提供完备的风险保障服务。
保险业助力体育产业仍需努力
据悉,最早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太保就曾为中国代表团共531人提供了保额为265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国太保曾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专门编制了中国运动员的体育运动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另外,中国太保还于2008年在国内首次推出了赛事取消险。
其中,马拉松类项目受到了保险公司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平安保险、阳光保险、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大地保险等都赞助过国内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而平安保险、阳光保险、人保财险、工银安盛等保险公司则推出了针对马拉松的保险产品。
另外,还有足球类和篮球类项目,也是保险公司关注的焦点。此前,中国平安宣布将以5年10亿元的价格继续冠名中超联赛;中国人寿则成为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未来3个赛季的首个官方主赞助商。
不过,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专业的体育保险公司,可以说体育保险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从事体育行业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规赛事前,运动员会根据规定,统一购买保险。他认为,随着大众对体育保险需求的提升,体育运动场景的高风险性与碎片化日益凸显,传统的体育保险产品目前并不能精准覆盖和满足新条件下的用户保险需求,体育保险产品的细化和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办公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说,体育保险的空白点较多,因此对于体育产业的风险需求,仍有很多需要挖掘的地方。由于体育保险的专业性较强,险资布局体育产业时需要更谨慎一些。同时,他强调,保险资金的优势在于期限长、稳定,且资金量比较大,可以对接一些期限较长的体育项目,能满足资金需求,且能带来一定的回报。另外,保险资金也可以对接一些与体育产业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相对来说,投资的风险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