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苏州太湖马拉松比赛出现了争议一幕。
距终点不到一公里时,中国选手何引丽与肯尼亚选手向冠军发起争夺,两位志愿者先后在赛道上向何引丽递国旗,但跑了几步后国旗从何引丽手中掉落,被打乱节奏的她因此错失冠军。
冲入赛道递国旗,个中是非相关论述很多,西部君不做评价。
不可否认的是,产业层面,马拉松的经济效应让该赛事正变得日益重要。最典型的是四线小城东营,“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成为重要名片,城市知名度大大提升。
《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直接从业人口数达到72万,间接从业人口数200万,共272万;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
在马拉松赛事井喷同时,国际田联和中国田联赛事标牌认证的城市争夺战也日益激烈化。马拉松的发展和城市竞争格局到底是怎样的?哪座城市有资格成为中国马拉松第一城?
01 包邮区人民有多爱马拉松
2014年,马拉松赛事审批松绑,它成为产业爆发的起点。
根据《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松绑后的2015年,800人以上规模的马拉松赛事,从前一年的51场,增加到134场,翻了不止一番。
不过马拉松井喷的年份,正是2017年,在体育总局登记注册的赛事场数达到1102场,参赛规模达到498万人次。
具体的地理分布如下:
赛事数量分布,与中国经济实力强弱格局高度吻合,可见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
赛事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浙江(152场),江苏(149场),广东(103)。北京和上海分别是69场和63场,超过绝大多数省份。江浙沪人民对马拉松的热爱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赛事数量三强的排位,与除掉直辖市后的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正好吻合。
这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强省山东,赛事数量要远远低于三者,全年只有61场——马拉松是有闲阶级的游戏,与收入挂钩的程度,比与GDP总量挂钩的程度还要高。
马拉松赛事发展东强西弱的格局外,也有些例外。比如云南,2017年共举办43场。宜人的气候条件,让云南具备全年可跑的条件,也是重要原因。
另外,四川省、江西省、重庆市和甘肃省,成为赛数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02 从一线城市到四线,马拉松逐渐下沉
马拉松的普及推广,一方面是从东部到西部,另一方面,也遵循着从直辖市到省会到地级市,从一线到二三四线城市的轨迹。
中国最早的马拉松赛事是1981年,举办地是北京,参赛人数也只有86人。
千禧年之前,马拉松的推广极其缓慢。1996年直到2003年,赛事总数维持在6场,举办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大连、杭州、西安、上海,都是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地区。
2003年后,海口加入举办行列,成为二线城市最早的一个。随后马拉松举办城市陆续增加,不过仍然没迎来爆发期。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治理研究》提到,2003年~2009年,二线城市中仅有6个城市举办了马拉松赛事,分别是海口、南宁、扬州、郑州、福州和珠海。
2014年底的转折点到来后,马拉松开始向三线城市下沉。一些四线城市,如丹东、黄山、营口、衡水、丽水等,甚至部分五线城市,如荆门、儋州,都相继推出马拉松赛事。
截止到2017年,马拉松赛事已覆盖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
不过在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拉萨、西宁这几个常识,目前仍然没有以城市命名的马拉松赛事。一方面是受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与自然条件不适合也有关系。
03 四线小城东营,凭什么力压广深
马拉松赛事对赛道规划、电视转播、医疗保障,包括交通、应急能力和住宿、餐饮业服务水准,都有很高要求。
赛事水准,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赛事等级,则是衡量一座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2年,中国田径协会对标国际田径联合会,根据赛事质量、规模、影响力,推出金银铜牌的马拉松赛事管理层级认证体系。
2017年获中国田协金牌赛事认证的有44个,银牌赛事38个,铜牌赛事79个。
对那些挖掘马拉松产业红利,提升知名度的城市来说,相较于整体含金量更低的中国田协标牌赛,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的金标认证,诱惑无疑更大,它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去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扬州、厦门、东营,成为内地仅有的五个得到国际田联金牌认证的马拉松赛事举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