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赛季足协给中超升级 “新政”对各队影响几何

   2017-12-26 4600
导读

随着中超冬季转会窗口开启时间的临近,各支球队都在开展相应的引援工作,不过在上周五,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会议在武汉召开,中国

 随着中超冬季转会窗口开启时间的临近,各支球队都在开展相应的引援工作,不过在上周五,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会议在武汉召开,中国足协正式公布了新赛季的各项“新政”:从U23政策到外援人数调整、从梯队建设新要求到细化准入制度、从加强外籍裁判使用频率到推进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种种新政预示,2018赛季的联赛将呈现巨大的变化,这也给中超各队以及方方面面带来了冲击。

  U23球员出场新政仍存漏洞

  “U23新政”执行一年后,6名适龄年轻球员通过联赛锻炼,在年底的东亚杯上代表国足出场,交出了让人欣喜的答卷。或许是受到了成绩的鼓舞,足协下定决心继续深耕U23新政,下个赛季,更多U23将获得强制出场的机会。

  按照足协新政,2018赛季联赛中,每场比赛每队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外籍球员累计上场人次,中超联赛为不得超过3人次,中甲联赛为不超过2人次,中国足协杯赛中不同级别联赛球队之间的比赛,外籍球员每场报名上场规定按低级别联赛的规定执行,与上赛季相同。与上赛季不同的一项是,U23球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本队外籍球员实际累计上场人次,若违反规定,该场比赛按弃权处理。U23球员的出场与外援挂钩,是新U23政策的最大特点。显然,足协希望解决多年来存在的“本土年轻球员匮乏”和“大牌球员泛滥”之间的矛盾。以上赛季的经验,新的U23政策无疑将为更多的年轻球员创造锻炼机会,达到联赛反哺国家队的初衷。不过,新政之下也应警惕,大力重视U23球员,可能会导致该年龄段球员的身价和薪资出现不合理的飙升,足协应考虑出台配套的薪资限制条款,防患于威胁爆发之前。

  当然,这条有关U23球员出场的新政还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3名U-23球员集体首发,然后用3名外援将他们换下。或者一名U23球员首发,另外两名U23球员在终场结束前被换上。总之,足协新政仍给“投机取巧”者留下可乘之机,因为在上赛季联赛中,这一政策实际落实中大打折扣,只有贾秀全执掌的河南建业和卡纳瓦罗挂帅的天津权健执行较好,很多球队都是开场不到10分钟,就把U23球员换下场,导致新政变相流产。很多球队的这种做法,遭到国足主帅里皮的猛批,银狐甚至提出了必须规定用U23换U23的应对办法。

  增加年轻球员上场机会,拓宽新人成长空间,是中国足球真正崛起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U23新政在实际中的变相流产,显然引起了足协的高度重视。为此,足协再出猛招,从2018赛季,直接规定U23上场球员,与外援累计上场比赛人数相同,其力度之大堪称空前。足协最新政抛出后,确实得到广大球迷、业内人士和一些球队的支持。但仔细解读足协U23新政,发现上赛季暴露的明显漏洞并没有完全弥补。这一大漏洞如果不弥补,各队仍会钻空子,新政仍无法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俱乐部主帅迫于成绩的压力,充分利用政策的空隙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制定政策的人,要把可钻的空子消除,不给他们利用的机会。也就是说,足协应对新政稍加调整,对U23球员的出场时间也有硬性的要求,才能达到锻炼新人的目的。

  三年实现队名中性化难度大

  关于联赛各家俱乐部冠名的讨论,从去年开始已在足协内部进行。今年的新规提出了“各俱乐部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优化股权结构,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实现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尽管针对的是俱乐部品牌和足球文化,看上去不会对联赛的构架和环境产生影响,这更接近欧洲成熟职业联赛的特点,但中超俱乐部普遍造血能力有限,企业冠名在俱乐部收入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如果没有了商业冠名,取而代之的是上海FC、广州FC、天津FC等名字,如何平衡俱乐部的收支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难题。

  当下的中国职业联赛,球队名称大多是投资方的名字。以天津泰达为例,“泰达”就是俱乐部投资方的名字。全世界,球队名称如此商业化的足球联赛并不多,除了中超之外,大概只有K联赛比较知名了。在欧洲的主流联赛,根本不存在赞助商挂名的情况,国际米兰并不会因为苏宁入主而称为“米兰苏宁”、拜仁慕尼黑也不会因为安联保险的赞助而改名“慕尼黑安联”。即便是队名最商业化的莱比锡RB,也没有直接叫作“莱比锡红牛”。之所以欧洲主流球队大多名字中性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外俱乐部大多历史较长,在商业入侵足球领域之前,他们就已经是个非常知名的品牌了。比如曼联,本身就是个极具号召力的名字,俱乐部的门票收入、周边收入、转播权收入和赞助收入已经非常高,倘若因为换了老板而换名字、换队徽,反而会导致号召力和收入下降。

  中国职业足球起步较晚,而且当时足球已经大规模商业化,必须有资本的扶持。中国足球限于自身水平,基本没法做到自身盈利,因此球队冠名权就成为了投资俱乐部的重要部分,投资方只能靠球队名字的广告效应勉强获益。现在,中国足协要求俱乐部“去企业化”,也就意味着“剥夺”了各俱乐部投资方看重的广告效应。2002年,中国足协就曾有过队名中性化的提议,但当时的甲A甲B各俱乐部投资方都纷纷表示,若然如此宁可退出,队名中性化的提议也就搁浅至今。现在,中国足协再次提议队名中性化,而且带有强制意味,可能仍然会是对足球投资者的一次巨大挑战。

  聘请洋哨执法 本土裁判面临挑战

  足协新规中,关于裁判员的部分篇幅不少。最近几年,各界对中超裁判员的质疑声音从未停止,足协也多次坦率地承认,目前本土裁判的水平,恐怕很难追上中超联赛的进步速度。正因为如此,在本次公布的联赛新政中,对提升执法力度也涉及了较大的内容,其中,足协公布下个赛季开始时,为了加强裁判管理和培训工作,拟成立裁判管理部,并下设中超裁判工作组、中甲裁判工作组、中乙裁判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另外最令外界关注的是,2018年开始的每轮联赛,将有计划地邀请国外高水平裁判员来中国执法,并选派中国优秀裁判员赴国外联赛执法,通过双向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裁判员业务水平;同时,将推出职业裁判制度,建设一支职业裁判队伍。下赛季的中超联赛全面引进视频裁判,中甲联赛全面实行底线裁判。这条新政恐怕对本土裁判冲击最大,毕竟本土裁判执法能力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联赛中频频出现错漏判导致比赛结果出现变化的重大失误,所以这次中国足协大刀阔斧,对裁判执法进行重大改革,不仅每轮联赛要聘请洋哨,而且还要引进视频裁判,目的无非是减少错漏判,这条新政对本土裁判的执法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赛季末,中国足协邀请了多名来自于欧美的世界知名裁判执法焦点对阵,这些场次中,质疑裁判的声音几乎消失;但在设立底线裁判的效果上,上赛季的部分场次,尽管加派了底线裁判,禁区内仍出现了争议性判罚。因此,邀请外籍裁判、设立底线裁判的措施非常必要,视频裁判的引入,也将降低出现错漏判的几率。但必须指出,提升本土裁判水平的努力不能松懈,目前本土裁判的水平不高,明年的世界杯上,恐怕不会出现中国裁判的身影,这也是一个遗憾。

  超龄球员缺少公平机会

  新政表面看的确会增加U23球员的出场的机会,但对于那些超过了U23界限的球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因为对90至94年龄段的球员来说,他们正处于24-28岁之间,正是一个足球运动员的黄金阶段,而从冲击2022世界杯的角度考虑,这批球员理应成为主力军。但2018新政一出,他们的处境就很尴尬了,毕竟大部分球队是不会轻易放弃外援上场名额的……因此假如上3外援的话,就必须要上3个U23,非U23球员只能和队中原来的主力去抢剩下的位置,竞争不过的话,很可能连替补登场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将板凳坐穿。

  在最好的年华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试问要他们如何成长?即便是邓涵文、韦世豪、何超等已得到外界广泛认可的U23佼佼者,2018赛季将是他们享受U23优惠的最后机会,难道从2019赛季起他们就要坐在板凳上蹉跎岁月吗?不是都说足协一直都在为国足保驾护航吗?这条新政一出,难道让里皮带着一帮97-00后的小孩就可以杀进2022世界杯吗?归根结底,足球场就是一片英雄地,能者居之。想要成功,只能靠自己不断去努力进步,而不是用一条年龄线人为地、简单粗暴地将球员分类,U23就是宝贝,非U23要么当主力,要么只能去看守饮水机,这样的政策强加于联赛,只能让原本应有的公平性受到了严重的侵蚀与打压。

  其实U23的概念上赛季就已经开始,本以为2018升级版会规避掉不少漏洞,会在细节上查漏补缺,防止奇葩现象频发。但实际上呢?除了与外援挂钩,大家没有发现升级版的U23新政在细节上有相应的补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理念似乎在新政公布的一瞬间,就被不少人予以利用,并制定规划出一系列的应对手段及措施来。相关的言论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各大俱乐部实际上还是可以在不违规的情况下消极对待这项政策,从而达到各自目的。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14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