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Keep单日暴涨32%!数字健身概念爆发,AI真是灵丹妙药?

   2025-02-12 雷科技3600
导读

2025年是Keep成立的第十年,在纪念十周年的全员信中,Keep创始人王宁也明确了Keep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All in AI,基于十年的运动数据积累与沉淀,让在线健身从推荐走向生成,持续引领运动科技行业;发展以数据为核

2025年是Keep成立的第十年,在纪念十周年的全员信中,Keep创始人王宁也明确了Keep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All in AI,基于十年的运动数据积累与沉淀,让在线健身从推荐走向生成,持续引领运动科技行业;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硬件生态;让Keep品牌走进运动多场景;拓展全球化版图。

市场普遍看好Keep的下一个“十年计划”,截至2025年1月6日收盘,Keep港股收市价为6.83港币,涨幅达32.11%。在雷科技看来,Keep这一战略调整不仅代表其自身的进化方向,也反映出整个数字健身行业的技术变革方向。

图片来源:雷科技

可能是为了给春节期间的胡吃海喝“找补”,每年春节后都是健身行业的“旺季”。根据某健身机构的数据,春节后(2-4月)新办卡和私教课成交量均有显著上升,约占全年成交量的25%-30%。但和传统健身旺季不同,在健身市场自身变化和外部竞争的促使下,近年“数字健身”已经成为了健身行业的新大陆。

传统健身房“摆烂”是数字健身的爆发原因之一,但严格来说,数字健身和传统健身并不冲突——数字健身是指在可穿戴设备(硬件)、线上课程(内容)、AI教练(AI)的驱动下,为用户提供数字化、规范化、不受场地限制的运动方式。近年来,围绕健身的硬件、内容和AI领域的突破,让数字健身成为新浪潮。

可穿戴是数字健身的硬件基础

以智能穿戴为例,根据著名商用健身器械品牌NtaiFitness的说法,“可穿戴技术是2024年的首要方向”。而从产品角度来看,运动追踪已经成为了2024年整个可穿戴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去年,小米Watch S4 Sport与知名户外品牌颂拓达成了合作,在运动算法层面得到了颂拓的支持,即使面对滑雪、潜水、户外登山等极限运动场景也能提供精准的运动检测数据。而新加入的乳酸阈值测试功能也让小米Watch S4 Sport有了真正与专业手表掰掰手腕的实力。

图片来源:雷科技

华为则另辟蹊径,其最新推出的玄玑感知系统联合手机、手表的多种传感器,用科学的方式为用户的生理指标建立数字模型,对60多项检测指标实现全方位覆盖。此外,HUAWEI WATCH D2与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知名医院达成合作关系,让其拥有了更为精准的算法,大大提升单次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就连产品分层主打“等级森严”的苹果,也为Apple Watch S10加入了水温传感器和水深模式,叠加更多运动功能,让“中杯”手表也能有类似“超大杯”的运动记录能力。

作为数字健身概念的硬件基础,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表现本身就决定了数字健身概念在国内“生根发芽”的群体基础。随着国家补贴在年初上线,可穿戴品类在2025年还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与之息息相关的数字健身也将迎来真正的高光时刻。

线上健身平台终于熬出头了?

只不过,数字健身概念的流行光靠智能手表打下硬件基础还永远不够,不然数字健身这个概念十年前就应该爆发了。在小雷看来,数字健身概念的流行,其实是健身行业环境变化和以Keep为首的在线综合健身平台飞速发展的共同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健身模式有什么问题:传统健身和数字健身概念存在交叉区域,但大多数时候,传统健身模式以线下健身房、专业器械及教练面对面指导为特点,核心是实体空间与人员互动的训练环境。

图片来源:威尔仕健身

但由于健身房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高,回本效率慢,大多数健身房都将营业重点放在“销售侧”,简单来说就是拉人、办卡和卖课。这种重销售、轻服务的经营策略难以维持健身房的长期收入,资金断裂、品牌“跑路”已经成为了经营健身房的必经之路。

艾瑞咨询在《2024年中国健身行业经营白皮书》中提到,“……2023年各类健身场馆数量持续下降……近两年头部品牌相继出现爆雷、关店、倒闭等现象,放大了消费者的不安情绪,消费意愿更加谨慎保守”。

比健身房倒闭率更触目惊心的是健身房倒闭后的退款率,《白皮书》指出:

2021-2023年,倒闭门店选择“一次性退款”的比例从1.9%下滑至1.3%;2023年,用户接受度相对较高的“一次性退款”和“分期分批退费”的占比仅为8.5%,而选择“不处理”和“正在处理”的商家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2022年中国新式健身房行业研究报告》,未选择传统模式健身房的健身人群中,有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品牌跑路”是他们不选择传统健身模式的原因。

但以App形式运营的数字健身平台,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以国内总用户数、下载量、DAU、MAU均名列前茅的Keep为例,自2015年成立以来,Keep就一直以打破传统健身房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为目标,通过短视频教学、个性化训练计划和运动数据追踪吸引了大量用户。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125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