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采访中,我们从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倪捷的口中,第一次听到这个新名词。倪捷说,自己正准备考取运动处方师证。
这到底是个什么证,让电动自行车企大佬都开启了“复习迎考”模式?这不禁让我们对这一新事物产生了好奇。
走近运动处方师,我们发现了更神奇之处。他们给人看病,却不开药,只是采用处方的形式,为患者规定锻炼的内容、方法、种类、强度等,就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身体机能,甚至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功效。
制造业大佬也在“复习备考”
在绿源,几乎人人都有一本厚的像百科全书的《运动处方》。今年,不只是倪捷本人,更有一批员工像他一样准备报考运动处方师证。之所以这么“卷”,是因为这家深耕电动自行车的企业,正瞄向一片新的市场——健身与健康。
倪捷桌上的三本书。 张源 摄
20多年前,一种以脚蹬为主、电助力为辅的脚控式电动车在欧美、日本流行,比传统自行车省力,又能让骑行者的全身肌肉得到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有个NCD概念(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等不能传染且长期不能自愈的疾病,往往都属于这个范畴。而要“对抗”NCD,运动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倪捷也感受到了国人对于健康和运动的需求正逐步扩大。今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倪捷接触到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根据“运动处方”的理念,运动并不是多多益善,需要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进行有规律的、科学的运动,才能促进人体的健康。不合适的运动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所以健身和健康需要深度融合,缺一不可。
更让倪捷深受启发的是,书中提到,在一些医院,正是用运动单车来做体质健康测试的,原地骑车也能延缓或治疗慢性疾病。
根据“运动处方”,给电动自行车输入合理的程序,让骑行者在通勤的同时,达到健身,甚至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目的。倪捷似乎看到了一片蓝海。
倪捷告诉我们,随着5G通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电动自行车将能够连接手机、手表,接入骑车者的心率、年龄等个人数据,通过大数据模型推荐适合的“运动处方”,比如久坐人群能选择中等阻力的“保健运动处方”,老年人群可选择轻度阻力的“运动处方”。通过数据收集,甚至还能分析个人的运动变化,自动开出下一张“运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