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设计不断出新 只望本土力量争气
10月中旬,中超公司正式公布了2017赛季中超联赛各奖项的设计方案及参选办法。在足协年初推出U23球员新政的背景下,此次评选也增设了“U23最佳球员”奖项。在十余个奖项之中,除了“最佳球员”、“最佳教练员”、“最佳裁判员”等常规项目外,还有部分近年来陆续推出的奖项,比如“本土最佳射手”奖。和“U23最佳球员”奖一样,主办方推出这类奖项是为了表彰在过去一个赛季里出类拔萃的本土球员。同样,主办方为了勉励中超联赛中的广大本土从业者,还特意对参评规则进行了调整,“最佳球员”、“最佳教练员”每项3位终极候选人之中必须有至少一名本土候选人。
然而调整除了体现本土足球人“重在参与”之外,并不可能改变他们在各项评奖中落后于外来力量的事实。比如,从杜震宇荣膺2007年中超“最佳球员”称号后,本土球员已经连续10个赛季无缘这一重磅奖项。冯潇霆虽然得以入围该奖项今年的终极候选名单,但和火得发烫的赛季最佳射手扎哈维竞争,他想当选也非易事。
土帅难保最后阵地
在中超公司近日确定的终极候选名单中,“最佳教练员”奖的人选引人关注,这是因为3名“终极”候选人分别是天津权健主帅卡纳瓦罗、贵州恒丰主帅曼萨诺、广州富力主帅斯托伊科维奇,无一人是本土教练,土帅的名字甚至连初选名单都没有进入。有关人士昨天解释称,这个结果并非主办方“违规”操作,而是因为没有一名土帅具备参选资格。截止到本赛季中超落幕,也只有3支球队任用土帅,他们分别是上海申花吴金贵、长春亚泰陈金刚以及辽足肇俊哲,而辽足还降入中甲。吴金贵、肇俊哲都是联赛末段才接手球队,他们因为执教场次不足15场而不能参选,陈金刚则因为违纪停赛而无缘参选。
自2004年中超问世以来,先后共有4名本土教练当选“最佳教练”,分别是2004赛季深圳平安朱广沪、2007赛季长春亚泰高洪波、2009赛季河南建业唐尧东、2011赛季辽足马林。过去5个赛季外教连续获得这项殊荣实际也和中超近年来不计成本“军备竞赛”的状况相辅相成。2014、2015赛季初始,中超各有10家俱乐部起用本土主帅,而到各赛季结束时,中超土帅人选只减不增。2016赛季及本赛季开始时,竟分别仅有3名土帅留在中超帅位上。在今夏贾秀全、马林分别从建业、辽足下课后,陈金刚、吴金贵、肇俊哲先后上任。在过去5个赛季中,除在建业帅位上坚持3个赛季的贾秀全之外,其他大部分土帅的任期都相对短暂,有些土帅甚至连半个赛季都“扛不过去”,他们作为“救火主帅”打的都是名副其实的“短工”。如果说过去几年土帅面临“生存空间”被挤占的话,那么照现在的发展态势,他们想在中超守住最后阵地都很困难。
本土足球人需自强
除了“最佳球员”、“最佳教练员”、“最佳射手”等重奖外,其他奖项评比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比如受“不得引入外援门将”规则的影响,“最佳守门员”奖项不可避免地被本土球员摘得。和往年不同,共有4名门将进入终极候选。对此有关人士解释称,“在评分工作截止的时候,有两名排名靠前的候选门将积分完全相同,并列第三位,出于公平公正考虑,两人和其他两位候选共同进入终极候选名单。”4位门将分别是恒大曾诚、鲁能王大雷、上港颜骏凌、权健张璐。其中前3位是现役国脚。数据显示,恒大全季共丢球42粒比排名第十的力帆还多两粒,颜骏凌把守的上港球门被39次攻破,他们入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球队取得的冠亚军战绩。
“最佳裁判员”及“最佳助理裁判员”入围的人选和往年情况类似,入围者都是俱乐部熟知的老面孔。但他们都需谨记,这个赛季中超联赛的裁判问题依然很突出,以至于裁判办没有守住“底线”,在赛季最后4轮聘用来自欧美的国际名哨。洋哨平稳执法背后可能有“球员教练不敢造次”的原因,但他们优异的执法表现却值得每一位“土哨”自省。
评奖实际上是映衬中超“中外力量差距”的一面镜子,但本土足球人并不能因为差距存在而自暴自弃。在本赛季射手榜上,武磊打进20球与拉维奇、高拉特并列银靴奖,他是排在射手榜上前20位里面的唯一本土射手,但这样的成就也足以成为更多本土前锋特别是年轻前锋学习的榜样。在U23新政助推下,刘奕鸣、韦世豪、黄政宇已经被挖掘到新星潜质,冯潇霆今年入围“最佳球员”评选并非凑数,真是凭借在国家队和联赛扎实的表现赢得的机遇,而如果不是因为停赛,郑智也是公认的本赛季MVP热门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