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青岛出实招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

   2024-04-24 中国体育报420
导读

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是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广大群众共同的愿望和期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

 

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是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广大群众共同的愿望和期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但与此同时,场地设施建设布局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旧存在,难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增长的健身需求的矛盾依旧凸显,尤其是全国很多大型城市的建设用地总量都已接近规划上限,老城区“健身去哪儿”的问题更加突出。


作为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通过科学谋划、主动融入、顺势而为,青岛近年来以建设体育公园、“嵌入式”体育场地为切入点发力点,做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青岛特色的场地设施建设道路。统计显示,目前青岛已建成室外公共体育设施1.1万余处,笼式多功能场地800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超3.3平方米。


体育公园建设


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八大峡体育公园,很棒的海滨公园,塑胶跑道篮球场。这边风景很好,看海同时还能锻炼。真的不错,是健身休闲好去处。”这是名为“Lucia-在路上”的网友在国内某知名点评网站上的留言。


八大峡体育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前海一带,与栈桥、小青岛等著名景点遥相呼应,面积6.9万平方米,形状宛若一个探入海洋的小口袋,但对于来这里锻炼的人们来说,却是“健身藏宝袋”。


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了35岁的当地市民丁为文,正和两个3岁的双胞胎儿子在圆形足球场踢球。不同于传统大型的笼式足球场,该球场占地只有30平方米,可以满足3—5岁的儿童进行足球普及训练,不但避免了捡球的麻烦,全圆形的设计也避免了磕碰,更友好安全。结束了足球训练,丁为文还带孩子体验了亲子滑梯,伴着海风海景在色彩鲜艳的智能跑道奔跑,笑声不绝于耳。


不远处,还有专门的乒乓球运动区。借住建部、体育总局开展的“国球进公园、进社区”的东风,八大峡体育公园也配建了乒乓球台,周边还搭配了乒乓球主题雕塑和乒乓球科普宣传栏等,营造了浓厚的“人人乒乓”氛围。


据市南区教体局社会体育科李非介绍,该公园前身为八大峡广场,是市南区最大的广场。2023年,青岛市体育局联合市南区教体局合力更新打造八大峡体育公园,合理增加体育设施,布局亲子、青年、老年板块,服务全龄健身人群,结合海上观光、休闲垂钓等项目,突出滨海体育公园特色,为周边群众提供高水准健身场所。


在青岛,各类公园达到740余个。2021年,青岛市启动了“公园城市”建设工作,出台了《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规划(2021—2035年)》。在城区土地资源稀缺,老城区“健身去哪儿”难于破题的大背景下,当地体育部门充分发挥“体育+”“+体育”优势,主动融入、做好协同、顺势而为,结合同年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7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纳入山头公园整治和公园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不但为广场、公园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也拓展了新的健身场地空间和场景,推动“大群体”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青岛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矫曙光介绍说,青岛市体育局联合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体育公园建设的意见》,以青岛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的名义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意见》,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好地满足全民健身更高品质健身需求,打造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


在体育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青岛逐渐形成了“广场+体育”“公园+体育”的经验——结合当地城区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空间少、市民健身需求旺盛实际,利用城市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园等综合中小型开放场地,并将体育公园内各类设备等与公园环境充分融合,创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思路,升级以健身路径为主的传统全民健身场地,实现“1+1>2”的效果。 


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深圳路公园就是“公园+体育”的典型,该公园位于辽阳东路以南,绿树成荫,步道、座椅、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项目一期已于8年前建成,配备了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五人制大小足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为了更好拓展居民的运动休闲空间,2023年,将一期项目东侧和西侧两处空置地块纳入二期提升工程范围。


建成后的深圳路体育公园北侧紧邻辽阳东路立交,西侧为汽车东站,西南侧有公交车站及地铁2号线,居民不仅出行健身更加便捷,场地内还增设了观景栈道、综合儿童娱乐场地、足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新增绿色健身空间超1.2万平方米,成为一处可运动、可休闲、可游憩、功能较为完善的时尚运动主题公园。


推动体育公园建设与城市协同发展、同频共振成效如何?数字会说话——近三年来,青岛市分别建设或改扩建了10个符合国家标准的4万平方米以上大型的体育公园,“十四五”担负的国家标准体育公园建设任务完成率143%,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了中小型体育公园、口袋运动公园100余处,制定场地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建成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实现农村健身工程全覆盖。


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人民是群众体育的“出题者”,也是“阅卷人”。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调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等,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全民健身服务质量的终极标准。


这同样是青岛开展全民健身工作遵循的原则。


55岁的青岛市民焦明踢球已经20多年,最令他困扰的是家门口既没有免费高水准的足球场,也找不到踢球的伙伴。2021年,焦明惊喜地发现,离家不远的海泊河公园利用杭鞍高架桥下的空间,打造了包括笼式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园地等在内的“新潮健身区”。


焦明说,海泊河公园位于青岛市北区的老四方、老台东接合部,是几乎和他同龄的老公园,全区110万人口近半数都会选择来这里游玩。过去公园里虽然有大大小小十几处自发形成的“健身点”,但缺少高水准、集中连片的健身区域。


如今,海泊河公园的健身设施焕然一新——作为2021年青岛“市办实事”项目之一,青岛市体育局联合青岛市园林局和市北区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公园里的空置区域和金角银边,配建了百余件健身器材和设施,大大拓展了公园的体育功能,海泊河公园也有了全新的名字——海泊河体育公园。焦明说,一开始还担心桥下踢球不舒服,体验了才知道没有风吹日晒,晚上还有灯光,自己现在一周至少来踢两三次,身体好了、朋友多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


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张勇介绍,按照以人为本和全龄友好理念,海泊河体育公园共打造笼式运动场地、儿童娱乐区、中青年力量健身区、老年人健身区、智能健身区、大众健身区和智能健身步道七大全民健身区域,满足各年龄段健身需求。


在中青年力量健身区,记者看到了在室外健身区域并不多见的抗阻力量器械;在儿童娱乐区,同一组健身器材上贴心设计了不同高度的健身器械,可以实现亲子同时互动健身;走入公园正门的瞬间,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了解自己在公园的健身情况、健身数据,门口的电子屏实时显示锻炼效果、排名等。


用心更体现在细节上,公园专门给乒乓球区域设置了铁制围栏,捡球不用跑很远,还根据健身居民的反馈,在随处可见的文明宣传栏上安装了挂钩,方便居民悬挂背包、衣服等。


场地设施要用起来,更要通过赛事“活起来”。焦明介绍说,在海泊河体育公园笼式足球场,经常有爱好者自发维持秩序、开展指导、组织比赛,他说:“每天早上8时之前是打太极拳,8—10时是中老年人的抢圈游戏,10—12时则留给年轻人踢球。在别人玩的时候不会有人来打扰,真正做到了自发参与、自发管理、自发比赛。”


而在“自发”的同时,市北区依托当地便民健身场地设施打造了众多“运动驿站”,秉承“让运动成为习惯,让体育走进生活”理念,常态化开展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仅去年5月就推出五一专场、母亲节专场、520大声爱专场以及527家庭日儿童节专场等多场节庆活动,联合洛阳路、镇江路、河西、辽宁路、合肥路、台东、双山、延安路街道,组织相关活动32场。活动期间,青岛市“体育轻骑兵”、市北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企业、体育社会组织深入驿站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赛事裁判。运动驿站自举办以来,有的居民周周不落,成为“运动驿站”铁杆粉丝,他们表示这里有专业教练指导,有趣味运动挑战,有临时组团的协作项目体验,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交了朋友,特别快乐。


数字化为场地设施赋能


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角公园背山面海、环境优美,是当地居民、外地游客喜爱的娱乐打卡地。2023年,为提升该公园的健身环境,在半山腰上一小片平整空地铺装了蓝色地胶,投资20余万元,更新健身设施17件,将太平角公园打造成美景+健身深度融合的好去处。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园每处健身器材上都印有一个二维码,扫码点开就能显示器材名称、所在位置、设备照片、建设时间、管理单位、使用说明等信息,还能实现一键报修,出现问题就能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单位和施工修理方。据介绍,青岛市体育局将8.5万件室外公共健身器材纳入智能管护,做到“码”上管、“码”上修。2023年先后在全市部署开展三轮设施巡查,确保设施完好率始终在97%以上。


去年10月24日,2023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上,“全民健身一张图”发布。据介绍,该平台是青岛市政府主导的首个数字化、信息化体育平台项目,是全市重点建设的12大数字应用场景之一,分为智慧体育平台、体育场馆感知体系、全民健身一码通城三大应用场景。


该平台统筹市、区(市)两级全民健身信息资源和服务,全市3000处场馆、1万处场地、5700处全民健身站点,市区两级体育协会、俱乐部信息点一点一目了然;全市8万余件公共体育设施一物一码,扫一扫一键报修;全市赛事活动随手可见,查一查尽在掌握,随时参与其中,提升了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116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