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颗石榴籽,同心绘新卷。4月8日,2024三亚庆祝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主题文艺晚会在天涯海角游览区举办。晚会上,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的系列元素吸引观众视线。
今年11月,该运动会将在三亚举办。这场万众瞩目的运动会既是运动健儿竞技的舞台,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各族以此为纽带,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共画同心圆。一场盛会点燃一座城的热情,人们对这场运动会愈加向往和期待。
共赴盛会展民族色彩
晚会上,运动会阶段性筹办汇报片播放一结束,身穿民族特色服装的苗族姑娘马芦慧,携手多位主持人登台,带领着全场观众走进三亚“三月三”晚会。
“11月三亚举办的运动会将是一场民族盛会,我特别期待可以在这里结交更多的各族兄弟姐妹。”马芦慧说,当天她特意穿了苗族特色服饰参加活动,希望能透过服饰,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精神。
印有“押加”比赛的科普图片、呆萌可爱的运动会吉祥物“吉贝”、印有运动会元素的特色宣传品……“三月三”晚会的现场,运动会元素集中展现。
三亚中寥村村民黎洪青早早就来到晚会现场等待。
“其实,很多的比赛项目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看着很亲切。”提起运动会竞赛项目攀椰竞速,黎洪青来了兴趣。会爬树的他未曾想到,爬椰子树也能成为一项全国比赛。“在家门口办会,我们特别自豪,期盼精彩纷呈的运动会。”黎洪青说。
随着运动会举办日期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市民多了一份期待。
“近年来,三亚城市发展迅速,体育公共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运动会在三亚举办,彰显着主办城市的实力。”三亚市民李海滨说,“作为一名三亚人,我很期待各族同胞欢聚鹿城,共襄民族盛会。”
文化交融精神相依
距离晚会现场24公里外的崖州区,胡澜芳正紧张核对次日的活动流程,作为三亚“三月三”崖州分会场活动的策划人,她对运动会这一民族盛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再过几个月,运动会就要在三亚举办了,所以今年‘三月三’期间,我们特别策划崖州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置多个趣味竞技比赛。”胡澜芳说,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场场独具民族特色的紧张比赛,让运动健儿大展身手,而比赛项目折射出的民族智慧,也折服了众多观众。
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脚踏直径约20厘米、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运动员左右点水、破浪前进。海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张传栋在三亚河观看了独竹漂项目,让他对这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了新的认识。他和其他书法家,创作出40余幅书法作品,表达对运动会的热切期盼和祝福。
赛场上,是运动员间实力的角逐;赛场下,是各族文化开放交融的对话,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黎锦、黎陶、藤编是黎族人民传统技艺,是海岛人民匠心与智慧的映现。”除了策划人,胡澜芳的另一个身份是三亚黎锦苗绣藤竹藤制品制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作为一个喜欢藤编的黎族姑娘,她很关注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一直希望能走出一条黎族藤竹编织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这次盛会给了我新的希望。”胡澜芳说,在她看来,此次运动会将吸引全国各族群众前来,为她和其他“非遗人”进行深度交流搭建桥梁,“相信这个冬天,会是收获满满的季节。”
用心用情回应期待
今年3月,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迎来一批特别的“客人”——参加运动会第二次筹备工作会议的全国各地代表们前往场馆场地进行实地考察。聆听运动会筹备进展,了解场馆场地、功能布局、设施条件等方面情况,大家普遍感到,“印象深刻、令人期待。”
来自陕西的参会代表张岩松介绍,今年11月,陕西省将有约200名运动员从寒冷的北方,来到温暖的三亚。“这是自陕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运动员人数及参赛项目最多、团队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们很期待全国各地运动员能在美丽的三亚收获友谊,享受运动。”
面对这份来自各界殷切的期待,海南也在用心用情以实际行动回应。
场馆场地设置更精细。运动会执委会将毽球场地调整至三亚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综合馆,场地面积更大,功能设施更优;秋千场地从大茅远洋生态村山顶处调整至木屋营地,减少风力影响。
志愿服务更暖心。运动会执委会社会工作部面向高校招募一万名志愿者,经过严格的筛选并通过岗前培训后,志愿者将被分配到迎宾、礼仪、引导、会务等工作岗位,让参赛运动员以及八方来客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及温暖。
“做志愿活动打开了我的眼界,我收获颇多。这次运动会,我想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志愿者工作,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大二学生王欣欣说。
宣传氛围更广泛。在线上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等征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贡献自己的“好想法”“金点子”;线下在景区、学校、车站等,采用丰富接地气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运动会的知名度。
四月的海滨之城,希望在这里发芽生长。待到冬日,这份春天的希望也将酝酿成成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