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随着晨跑者迈开步子,城市开始苏醒,被脚步唤醒的,还有散布在场馆、公园、社区的各类智能跑道、器械、设施,它们收集、记录、输出各种数据,绘就一张热力四射的城市健身图谱。
信息技术对运动健康的赋能已渗透至我们的生活环境:社区健身器材上贴着的液晶屏,球场内始终舒适的温度,不知不觉中变得通俗易懂的BMI数据,只有跑者能感知的夜跑路线……智能体育终端融入公共健身设施,以更全面的数据收集、更迅速的数据传输以及更个性化的数据推送,创造出全面、立体、智慧的运动空间。它们不仅满足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强身健体的需求,更体现了“硬”科技的柔软和温度。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的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名单中发现,智能体育公园、智能步道、智能跑道、数字马拉松、数字骑行、智慧休闲运动社区……一批智能户外运动设施和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落地,支撑智能运动指导、智能户外体质检测、运动量监测、光影互动、人员流量监测等场景的应用解决方案正在赋能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
物联网助力多维运动服务
公共健身设施是一个公园、社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活力之源。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处废旧砖厂改造项目,在舒华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物联网+大数据”器械助力下,摇身一变成为“有灵气、会呼吸”的石狮智能体育公园。公园配有智能化健身路径、户外智能体测仪、智能步道和健身驿站、环境监测系统、客流监控系统等智能化健身器材及配套设施,并引入“物联网+体育器材”维护管理系统,不仅为老百姓提供更精准的健身数据,也让公园、器材的运营和维护管理变得更加智能。
舒华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伍培烽记者说,依靠智能终端收集到的数据,在管理和用户两个维度都意义重大。用户层面上,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反馈对他们有很多帮助。锻炼者通过智能体测观察身体13项指标数据,了解自身运动能力水平;同时,运动记录能在他们的手机上显示,从而引导用户科学计划地健身。石狮智能体育公园作为近年来福建省智慧体育公园中的第一个全面竣工的项目,发挥着模范作用,将科技赋能传递给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