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夜跑、徒步、登山、骑行、露营……在荆楚大地,体育场馆、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运动场地,总能看见人们在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如今,体育健身运动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湖北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创新探索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增添新助力。
绘就百姓幸福半径 让健康生活“推门可享”
健身去哪儿?每个人都希望能在离家最近的地方“动起来”。对于襄阳市襄城柳子山、南丽等社区群众而言,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参加体育锻炼的幸福感正变得触手可及。
襄阳市通过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千方百计为居民群众打造了一批近在身边、便捷可达的体育场馆和社区运动角。柳子山社区居民丁浩每天晚饭后步行到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锻炼身体,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健身中心就建在家门口,走5分钟就能到。运动后再出点汗,浑身舒畅。”
武汉市好燃时刻体育公园,这座位于洪山区的武汉市最大的新一代智慧体育公园12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12万平方米的公园内包括六场馆、四中心、两乐园,一个场馆可以一次性体验几十种新潮项目。在羽毛球馆,运动达人孙伯明正挥汗如雨。上个月公园试运营,他每周都要约朋友来打羽毛球或篮球。他说:“这里场馆新、设施齐备,不用像以前到处去找场地,现在出门几分钟就可以运动健身,非常方便。作为洪山区重点民生项目,体育公园的正式运营,将服务周边片区全年龄段近50万人口,有效解决该区和平片区体育设施、运动场地短缺的问题。”
在湖北省体育局洪山体育中心,占地1024平方米的室外智慧健身房即将免费对外开放。作为湖北省体育局的试点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全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建设,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健身需求。而该中心的国家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项目现已投入运营,依托自有体育场馆及场地器材设施,将为市民提供体质测试、健身指导、运动康复、营养和科普等一站式运动健康服务。
枝江市滨江智慧体育公园,是市民日常运动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公园设置了“一环四区”,“一环”指全长3.6公里的健身步道,“四区”即少年儿童活动区、青壮年健身区、中老年健身区和残障人士活动区,有9块以上运动场地,可同时开展6项体育项目。“一环四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科学健身、智慧健身、绿色健身的好去处,让健身有了数据的支持,有了科学的指导,同时也更加激发市民的健身兴趣,吸引市民打卡健身,促进智慧体育的发展。
今年以来,湖北省体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湖北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指导性文件,将“十四五”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6平方米提升至3.0平方米。并持续加大省本级体彩公益金投入,列支专项资金9660万元、资助建设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183个,有效提升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这些建成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惠民工程,让城乡体育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广大群众运动健身的体验感和幸福感。同时高质量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特色化体育活动,点燃了群众健身热情,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科学健身“燃”起来 让运动生活更精彩
5月13日,由湖北省体育局、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的湖北省全民健身八进乡村活动在潜江市收官。此次活动以大众自助式的群体活动,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全民健身赛事、观看全民健身展演、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落实了“全龄友好”的全民健身服务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参与感。从今年3月开始,活动足迹踏遍湖北省17个市州,举办百余场活动,直接参与人数2万余人,影响辐射达到500万人以上。
咸宁潘家湾镇太极拳剑协会的教练李友祥介绍说:“我打太极拳很多年了,现在60多岁了看起来也很精神,从刚开始练太极拳只有村里的几个人,慢慢发展到30多个人,喜欢太极拳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希望通过太极拳的展演推广,能够有更多邻居和周围的乡亲们来练拳锻炼身体,能加入到健身的队伍中来。”
湖北省2000多家体育社会组织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逐渐成为带动全民健身的主力军,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明确了职能职责,推进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
2023年湖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行活动,历时四个月,有近百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世界冠军、全国冠军、金牌教练、高校名师等加入进来,走遍全省17市州、开展17场活动,总参与人数近7000人,带动、促进、影响100多万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产生积极良好的社会效应。
湖北省柔力球运动协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陈东来到天门现场教学时说,把技能服务、科学指导随着公益行的脚步送到全省各地,传播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社会体育项目,让大家能够收获一份健康,能够收获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