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三个布局”“四个发力”“五个下功夫”——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谋篇布局

   2023-11-17 ​中国体育报45000
导读

11月13日,2023年全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各省区市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经验交流。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构建更高水

 

  

 

11月13日,2023年全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各省区市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经验交流。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在进一步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以“三个布局”“四个发力”“五个下功夫”为抓手,不断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工作取得实效。


“三个布局”助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均衡可及


“三个布局”即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资源布局、完善功能布局。


注重协同发展,优化空间布局。近年来,我国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经济发展优势地区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跨行政区、跨区域板块、跨流域重大战略。这些区域重大战略与总体协调战略并进,形成了以“多极主导”实现高水平协调、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各地要明确区域协同发展的规划、步骤和途径,加快推动从办比赛、拉联谊、搞论坛会议等形式,向优化资源配置、人才联动、项目共建等“高层次协同”转变,发挥协同优势,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逐步形成全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国“一盘棋”。


注重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布局。各地要从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等实际出发,跳出“场馆思维”,大力度建设健身步道、体育公园、户外运动营地等全民健身新载体。要科学配置建设指标,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严把器材准入关口,要支持实力雄厚的企业整体开发,避免零敲碎打。各项工作要打出提前量。


注重公众需求,完善功能布局。优化城乡全民健身功能布局,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和建设。要立足公众需求,构建梯级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布局只有与公众需求紧密对接,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四个发力”凝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大合力


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就是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健身设施、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科学的健身指导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使公共服务体系更契合时代要求,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在四个方面发力,形成强大合力。


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使用方面,要在夯实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实现质量提升、服务提升、效益提升,进而牵引带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健身组织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等工作。


在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方面,体育社会组织是人民群众体育权益的表达者和执行者,在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承接政府体育服务购买、组织体育赛事活动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是最基层的全民健身工作者,是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立足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时代需求,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机制。


在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方面,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挑战自我、技艺切磋、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要以品牌赛事、重点赛事、群体赛事为引领,构建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多主体主办、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各地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赛,要顺应居民健身新趋势,将体育赛事活动与现代信息科技相融合,也要围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形成全民健身热潮。


在营造体育锻炼社会氛围方面,要持续打造先进的科学健身传播平台,加大全民健身公益广告创作和投放力度。要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媒体支持,挖掘宣传群众体育典型,讲好群众健身故事,普及全民健身文化,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五个下功夫”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把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两大类。具体到体育领域,就是要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核心内容,以构建多元供给格局为关键环节,以完善基层供给网络为重点任务,统筹协调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化和可及化。


在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依法运行上下功夫。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压舱石”。要在新修订的《体育法》和下一步新修订的《条例》框架下,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水平和能力。要树立法治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补齐补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短板和不足,加快形成全民健身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标准上下功夫。要以人民群众的基本健身诉求为导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建立一套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和易于操作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指引,使人民群众的健身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也能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维护自身健身权益时有明确的参照标准,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在锻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能力上下功夫。要把提升全民健身治理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从国家、市场和社会全方位视域下对全民健身发展进行全面审视。要健全全民健身治理体系,建立全民健身治理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治理现代化研究。


在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上下功夫。要着力构建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元化、供给模式多元化的格局。在参与主体上,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合力。在供给内容上,打造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以“3731”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在供给模式上,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促进体育与卫生、教育、文化、康养、旅游融合发展。


在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运行上下功夫。全民健身智慧化是实现全民健身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培育全民健身新业态,推进全民健身资源整合、共享的重要途径。要从设施设备、产品技术、需求挖掘、效益评估、服务模式、技术标准等多维度进行“智慧化”发展布局。(转自11月1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tywh1688.com/news/show-1075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体育文化网CopyrightAll Right Reserved经营许可证编号:翼ICP备2021002403号-1

京ICP备16041510号-5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