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节气,这代表冬季的开始。此时,气候开始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渐变,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民间有“补冬”之说,秋实物华、果蔬盈仓,立冬进补,除膏方外,还有些大家熟知的食物,但要记得遵循对症、适量、多元化的原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红枣
红枣是当季的一种果食,在中医治病及养生中经常使用,但一般都为辅助药物。
中医认为,大枣甘温,归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用红枣代替白砂糖来补充糖分,可增加热量、恢复体质,乏力、气短、怕冷、便溏等气血虚症状者,建议经中医师鉴别后再食用红枣,以免产生腹胀、便秘、上火等症状。
芝麻
把芝麻和核桃炒香后磨粉,是许多中老年人记忆里的过冬小食。
人们普遍认为,黑芝麻有乌发作用,核桃可健脑益智,二者都含有丰富的植物油和不饱和脂肪酸。
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等成分,适用于皮肤头发干燥、大便干硬、排便困难、形体偏瘦者;
而核桃的含油量高达70%,含有钙、铁、磷、锌和多种维生素,对儿童发育有益处,可防止人体细胞老化,减缓记忆力,其所含亚油酸,可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血管疾病。
但要注意的是,芝麻核桃粉不适合大便溏薄、血脂偏高、肥胖、脂肪肝等人群,多吃可能造成皮脂分泌过多、脂溢性脱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家肯定听说过,冬季养脾胃,开春少生病的说法,但如何健脾,首先还得看你的体质:
若是湿热体质,应先清热利湿再健脾胃,在煲汤或粥中加入扁豆、薏米,这些都能清热利湿;
而痰湿体质的话,应祛痰湿再健脾,可用陈皮、灵芝煲排骨或陈皮泡水、煲粥、煲汤服食,还可用莲子、芡实、扁豆、红枣煲汤喝,先去痰湿再健脾;
气虚体质则需用一些健脾益气的药材,气虚的人健脾之后才会有“气”,可用30g党参、30g北芪炖鸡,或用30g淮山、15g云苓煲汤、煲粥,也可用30g莲子炖鸡或瘦肉。
阴虚体质人群以养胃阴为主,可以用、沙参、麦冬煲汤喝;阳虚体质的人可要用党参、北芪或鹿茸来补,还得多晒太阳、多运动,来达到调脾胃的作用。
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儿童、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者,中招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由于流感没有特效治疗手段,因此日常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此外,当气温下降,人体会由于受到冷,从而刺激收缩血管,极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梗、脑卒中、中风的情况,所以要重点关注冬季养生之道。
立冬穴位养生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医生建议可多按这三个穴位,有利于气血通畅,还能解决手脚冰冷、关节不适的问题。
1、足三里穴
定位: 位于外膝眼(膝盖下面外边那个凹窝)直下3寸(约4横指),距离胫骨约横指的地方,就是本穴。
功效:足三里是胃经最重要的一个穴道,可促进血液循环。
2、命门穴
定位: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功效:将手搓热,敷命门穴及关元穴处,可温补一身之元阳及元阴,增加生命动力。
3、风池穴
定位: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
功效:有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