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品质愈发重视。运动场、体育馆、公园步道、健身路径……处处可见男女老少锻炼的身影。体育,就像一把“金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门。
10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了解到,最新发布的宁夏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8321个,总面积2213.8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5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4平方米。与十年前相比,全区体育场地数量增加了26774个,总面积增加了860.9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982平方米。
近十年来,我区体育事业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场地设施和全民健身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运动健身正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标配”。
■体育场地建到了群众家门口
“前段时间健身步道又拓宽了,打乒乓球的人多,经常要排队候场,南边场地又增加了几十张球台,现在每天早晚来此锻炼的居民越来越多。”51岁的毽球爱好者闫军告诉记者,银川市兴庆区丽景湖运动公园已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丽景湖运动公园周边集中了多个大型社区,几年前,银川市体育局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布局了多功能笼式运动场和健身步道、健身路径,附近上万居民实现在家门口运动健身。
十年来,全区各地持续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为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便捷。仅“十三五”期间,自治区体育局就争取本级体彩公益金3.23亿元,先后为22个县(市、区)注入创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启动资金,共撬动各类资金30亿元用于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全区共建设县级全民健身中心25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193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提档升级1177个。
随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覆盖,老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这个朴素的愿望已经实现,遍布城乡的各类体育场地为提升群众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银川市金凤区毓秀体育健康公园是我区最大的运动主题公园。
■球类运动场地十年增加2.5倍
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一直是广大健身爱好者的热门选项,尤其在我区南部山区,篮球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着巨大的吸附作用。
自治区体育局体育经济处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十年前,全区拥有体育场地11547个,总面积1352.9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68平方米。其中,球类运动场地7534个,这当中,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共6068个,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共1281个,其他球类运动场地185个。
近些年,各级体育部门集中财力,建设了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多样化健身场地,城乡“15分钟健身圈”逐步成形。
截至2021年底,全区体育场地达38321个,总面积2213.85万平方米。球类运动场地26655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场地共11321个,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共14819个,其他球类运动场地515个。全区全民健身路径数量也从十年前的2339个增加到8997个,面积从14.75万平方米扩大到45.03万平方米。
得益于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上各类赛事活动的调动引领,健身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区城乡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得到空前激发。
近些年,全区各级体育部门和体育社会组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多样化、多层次体育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超过1000项(次),参与群众超过240万人(次)。全民健身活动“一地一品”向“一地多品”发展,银川马拉松赛、吴忠黄河金岸马拉松赛、石嘴山铁人三项公开赛、固原六盘山登山节和全区农民篮球争霸赛等精品赛事活动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截至目前,全区发展各类体育社会组织990个,全民健身站点1581个,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4284人。县级以上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实现全覆盖。每年组织开展“三送五进”体育科技服务,广泛宣传和推广普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36.5%,国民体质监测整体合格率达9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体育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全区各级体育部门、教育部门联动,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以培养青少年掌握两个以上运动项目为目标,坚持校内校外齐抓,用足体育场,开齐体育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校外体育活动,在全区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系列青少年健身活动,每年有超过50万人次参加,在普及体育项目的同时,还设计了互动交流、拓展体验、团队游戏、交流比赛等多样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们打开体育运动的大门。为了培养、挖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区建立了区、市、县三级青少年锦标赛竞赛体系,并逐步增加比赛项目,提高竞技水平。近几年,苏飞、何杰、秦晴、马蕊、尚凯艳、王玉飞等一批年轻的本土运动员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为宁夏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区竞技体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