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体育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向着建设体育强国目标不断迈进

2025-03-26 20:5590

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体育强国建设既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传统,又彰显时代创新与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力量支撑。

从历史传承中积蓄发展力量

回顾近现代我国体育发展史,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国家命运交织,与时代进步同行,彰显着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兴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历史脉络。

鸦片战争后,国家积贫积弱,觉醒的仁人志士认识到体育在救国救民、鼓舞人心方面的重要价值。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论断,并发出“动以卫国也”的呼吁。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1937年陕甘宁边区举行的八一抗战动员运动大会,不仅是一场运动会,更成为一场抗战救亡的动员大会。当时开展的劈刀、射击、投掷、越障碍等体育运动项目,都来自实际战斗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不论是国防力量建设,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国民体质。这个时期,党和国家将体育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增强人民体质上。从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1954年“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被列为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愈发明晰。同时,体育运动也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桥梁和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乒乓外交”即展现了体育在外交领域的独特功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崭露头角、佳绩频传。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青年;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与此同时,群众体育也掀起热潮,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持续增加,体育场馆新建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北京获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中国体育发展的百年夙愿终于实现。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同发展,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2019年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绘制了体育强国建设蓝图。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达484.1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竞技体育再创辉煌,2014年至2024年,中国运动员共获千余次世界冠军。体教融合持续推进,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制定实施。体育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23年总规模达3.67万亿元。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断加强,中华体育精神得到极大弘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体育对外交往活跃,彰显体育大国的责任担当。体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为我国体育事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成为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线,体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彰显。

在创新实践中实现体育强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体育强国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健康的体魄。推进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有助于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2014年,我国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出台,提出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近年来,“村超”、“15分钟健身圈”等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群众体育的热潮。面向未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着力构建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此推动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的社会风尚;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全方位青少年体育教育体系,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国家的未来夯实基础、注入活力。

持续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辅相成,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带动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蓬勃开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再立新功”。新时代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保持领先地位,还在一些非优势项目上实现历史性突破,更实现了以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规模效益,为竞技体育发展增添了活力。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就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竞技体育发展格局,为运动员选材、训练、教育、参赛等整合资源,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支撑,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加快体育场馆、交通路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大型赛事的遗产效应,为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承办提供基本保障;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为目标,通过竞技体育发展促进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有机结合、协同发展,为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围绕体育产生的经济价值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成为当下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我国体育事业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加快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其服务大局的贡献度,就要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因地制宜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应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体育供给的矛盾,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支持体育领域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不断形成新业态、新优势;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培育一批具有新技能、新知识的劳动者,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今托管平台数字化赋能课后服务以体育人 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添活力 增强有效性和吸引力
“每天都有体育课,我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接力、一同踢足球…… 越动身体越健康,还磨砺了意志,很开心。” 张同学的这番话,是广东省各个校园的生动写照。今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

0评论2025-03-26336

春日马拉松:一场“体育+消费”的盛宴
春暖花开,跑者穿梭于长宁繁华的都市街景间、沐浴在静安大宁公园的晨曦中、跃动在金山滨海公园水天一色的绝美赛道上……在上海,跑者对于马拉松的热情居高不下,入春以来,几乎每周都有一场赛事举办。正是春日好时光

0评论2025-03-2617

(体育)篮球——NBA常规赛:雷霆胜国王
当日,在2024-2025赛季NBA常规赛中,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客场121比105战胜萨克拉门托国王队。3月25日,雷霆队球员吉尔杰斯-亚历山大(下)在比赛中上篮。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3月25日,国王队球员德罗赞(左)在比赛

0评论2025-03-26341

161项!今年北京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公布
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计划(共60项)1足、篮、排球等普及类(32项)2课、练、赛衔接促进类(3项,教师参加)3体质提升类(2项)4拓展类(23项)022025年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计划(10项)03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竞赛计划(

0评论2025-03-261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